05

张承军:无偿献血350次 以热血为生命加油 2025年08月07日

李晨雨

7月25日清晨,宁夏血液中心采血大厅的玻璃门被轻轻推开。自由职业者张承军熟练地走向登记台,护士笑着递上表格,这是他第350次献血。窗外的晨光落在他手臂上,一道淡色针孔沿着手臂静脉连成岁月的刻度。“其实都是小事,只不过我坚持得久了些。”他抚了抚袖口,淡淡地说。

1998年初冬,张承军在银川市街头看到一辆停着的白色献血车,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获悉这是无偿献血车时,他毅然上车。当他撸起衣袖,看着和牙签一样粗的针头时,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臂弯,内心一度紧张。工作人员见状柔声说:“正常献血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献再生血液,救不可重来的命。”让他内心坚定勇敢起来。

在随后的献血中,张承军凭的都是“缘分”。“献血车不会固定停在一个地方很久,也不是天天都能遇上。出门办事或是逛街时,如果能看到献血车停在那儿,就会去献次血,完全‘靠缘分’。”张承军边说边用手比画了一个偶遇的动作,“后来,一有时间,我就尽量去找献血车或献血点去献血。”多次献血后,他了解到,血小板经常被用到大型手术上,而且用量巨大,就开始去献血屋捐献血小板。

2005年,张承军的兄长在天津接受心脏手术急需输血。“我在塘沽血站献了200毫升,手术用了4400毫升。”他至今记得那天收费窗口前,看着靠自己的献血证直接为兄长抵扣了4000元费用时,他也明白献血的意义。

“人体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在宁夏血液中心献血屋,张承军按着新扎的止血棉,给年轻志愿者示范屈肘动作,坚持27年献血并未损害健康,反而使他比同龄人更精神,他说:“现在我的造血机能像小伙子,血液中心成了我的‘健康监测站’。”

宁夏血液中心数据显示,近5年宁夏成分血捐献量提升47%,张承军350次献血量可满足700人次治疗所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次挽袖救人的初心也让张承军获得了众多荣誉,先后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更成为全国首批荣获无偿献血界最高个人荣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的获得者。这份荣誉对他而言并不是奉献的终点,而是他热心助人的全新起点。“大家只需要伸出胳膊的勇气,就会感受到自己用热血为他人搭建起生命桥梁的自豪感,只要心脏还在跳动,这腔热血就要继续奉献。”凝视着献血袋的刻度线,张承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