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姚效芸:轮椅上绽放的美丽人生 2025年08月07日

本报记者 李 莹

“每个人的‘流量密码’不同,我们想传递来自残疾人的正能量。”日前,刚从武汉做完短视频直播赶回银川的姚效芸眼里带着血丝,尽管还没缓过长途奔波的疲惫,但话语里却掩藏不住热忱,“我们接住这波流量‘红利’,助推业务再向上冲一冲。”轮椅碾过地面发出轻响,让人不由得为这位笑对人生的坚强女性投过钦佩的目光。

命运急转弯处

攥紧“重生”的方向盘

2013年那个炽热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如同一场噩梦,彻底改写了姚效芸的人生轨迹。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仪器的滴答声、刺鼻的消毒水味,成了她的“灰色时光”。手术室外,年幼的儿子扒着玻璃窗哭喊着叫妈妈,年迈的双亲在走廊里抹泪。

当姚效芸从昏迷中苏醒,双腿的缺失让她的世界瞬间崩塌。就在姚效芸最无助的时候,银川市肢残协会的成员们坐着轮椅来到她的病床前,围在她身边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分享着战胜困难的经验,这些关心像一束光,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她反复追问自己:“让姐妹们轮流照顾,这就是我的余生吗?”当答案清晰地指向“不”时,残联的帮扶如及时雨般降临。康复训练室里,她咬着牙练习假肢行走,汗水浸透衣衫也不肯停歇;技能培训课上,她专注记录每一个知识点,与其他残障伙伴相互打气。“重新站起来的那天,我突然想通了,我懂化妆品行业,这是我能抓住的‘浮木’。”姚效芸说。

2014年春节刚过,姚效芸在家人的陪伴下,租下了银川一中附近一间60多平方米的店面创办了美容机构。“没想过要做成多大的事业,就想靠自己活下去。”启动资金是东拼西凑来的,还背着贷款,这个坐着轮椅的女人,就这样重新踏上了跑业务的征程。

荆棘路上

用坚韧铺就“美丽版图”

创业的艰难远超想象,身体的不便、资金的匮乏,像两座大山压在肩头,可姚效芸认准了一条理:“既然干了,就得干好。”为精进业务,她拖着不便的身体奔赴广州、上海、重庆参加培训。

广州美博城的那场大雨,成了刻在记忆里的烙印。为节省运费,她坐着轮椅抱满产品,姐姐在斜坡上推车时脚下一滑,轮椅翻倒的瞬间,货物散落一地,雨水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说不清是累的、难的,还是心里那道坎没过去。”那天她把“必须变强”的念头刻进了心里。

跑遍西吉县、同心县等地拓展业务的日子更显艰辛。崎岖的黄土路让轮椅颠簸不停,稀少的无障碍公厕迫使她一天不敢喝水,可比起这些,更伤人的是质疑的目光。“有些店主见我坐着轮椅直接朝我摆摆手,冷脸和拒绝像小石子一样,一路‘硌’着我的脚。”姚效芸说。

姚效芸对自己举办第一场招商会的情景记忆犹新,从未登过讲台的她攥着发言稿手心冒汗,一开口却被涌上心头的委屈与倔强冲垮了防线,眼泪止不住地流。这场用借来的3万多元举办的会议,最终只收回8000多元的回款,散会后她累得瘫软,可到了第二天清晨,却依旧准时出现在店里,笑着对员工说:“昨天属于过去,今天咱们接着干。”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三年间姚效芸将60平方米的小店扩展为300平方米的直营店,创建奥斯曼美业与云琳惠皮肤管理中心,拿下多个品牌代理权,并扩展了近200家加盟店使用她公司代理的产品。

从“被照亮”到“发光”

把温暖传给更多人

“创业初期,金凤区残联每年都给我发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这份帮扶我记在心里。”多年来,姚效芸的公司陆续吸纳了多名残障人士就业,手把手教她们美妆技巧、销售知识,看着曾经自卑的姑娘们在岗位上找到价值,她总说:“我淋过雨,知道‘撑伞’的重要性。”

2014年起,她在残联支持下为脑瘫患儿捐资。“看到那些孩子努力生活的样子,就想起当年的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姚效芸说。

如今,短视频成了姚效芸的新战场。在外地学习制作技巧时,全国各地残疾人朋友的乐观精神深深触动了她:“有人用手语直播带货,有人分享康复心得,他们让我明白,残疾不是标签,而是独特的人生印记。”她开始学着拍视频、做直播,镜头里的她笑着讲述创业故事,展示美妆技巧,身后的货架上摆满了她曾用轮椅一点点运回的产品。“想借线上流量反哺线下,更想告诉大家:残疾人的人生,照样能活得热气腾腾。”

轮椅碾过的轨迹里,藏着不服输的倔强;创业路上的泪水与汗水,浇灌出最动人的绽放。姚效芸用行动证明,纵然命运设下关卡,心向光明的人终能在荆棘中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