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咱这辣椒能卖到四川、重庆去,以后再也不愁销路了。”8月4日,彭阳县草庙乡种植户曹昌凯站在自家辣椒地里,看着红彤彤、沉甸甸的线椒挂满枝头,脸上笑开了花。近日,彭阳县供销社联合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专门邀请成都客商走进田间地头,为本地辣椒打通了川渝市场新通道,让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这辣椒色泽亮、辣味正,肉质还厚实,在我们那边肯定好卖。”在孟塬乡辣椒种植基地,成都客商李经理拿起刚摘下的三号线椒,当场就跟农户算起了收成账。
此次对接中,彭阳县供销社带着客商跑遍了草庙、古城、红河等多个主产区,从育苗大棚到采收现场,从绿色种植技术展示到冷链保鲜流程介绍,全方位展现了彭阳辣椒的“硬实力”。“咱这海拔高、气候凉,种出来的辣椒不用打太多农药,口感就是不一样。”孟塬乡辣椒种植基地,种植户老马边摘辣椒边说,他家5亩地种的螺丝椒,往年亩产超4000斤,今年有了新销路收入肯定能再涨一截。
彭阳辣椒能得到外地客商青睐,靠的不仅是好口感,更有实打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彭阳县主打三号线椒、八号线椒、二荆条等优质品种,通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让辣椒品质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彭阳县辣椒种植面积达1.46万亩,覆盖农户2000多户,预计总产量能突破6.5万吨。红红火火的辣椒不仅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还带动着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稳稳守住了辣椒产品的高品质与安全性。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户靠种辣椒捧起“金饭碗”,真正实现从外部帮扶“输血”到自身发展“造血”的跨越。
经过实地考察,成都客商当场表达了采购意向,不仅要批量收购今年的新鲜辣椒,还计划与当地合作社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以后辣椒摘下来,直接就能运到川渝市场,省去了中间环节,农户能多赚不少钱。”彭阳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对接不仅让彭阳辣椒有了稳定销路,更让“彭阳辣椒”的牌子在外地打响。
“按现在的行情,每斤能多卖5毛钱,我能多挣1万多元。”老王算起细账,眼里满是期待。如今,彭阳小辣椒正通过产销联动的“金桥”,从田间地头走向更远市场,不仅串起了产业链,更串起了农户的致富路,让乡村振兴的“幸福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