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海原县枸杞“红”引领产业兴 2024年11月28日

本报记者 孙振星

初冬时节,海原县三河镇六窑村清水河枸杞种植基地里,火红的枸杞挂满枝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该村村民张银率先尝试采用篱架式栽培方法种植枸杞,从育苗、种植、修剪,到养护、防控,每个阶段都精心养护,结出来的枸杞个大、肉厚、汁多,品质上乘,更加坚定了张银大面积种植枸杞的信心。

“我从事枸杞种植多年,原来是传统模式,现在通过村上引荐、专家指导,我今年采用篱架栽培技术种植了40多亩枸杞,效果特别明显。”张银说。

近年来,海原县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使小红果释放大产能,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六窑村枸杞种植面积2080亩,为村民带来1000多万元收益,人均增收近2000元。今年该村投入300万元建起枸杞锁鲜加工生产线,已加工锁鲜枸杞5吨,收入200多万元,生产扩容后,可年加工锁鲜枸杞40吨,产值400万元。”六窑村党支部书记葸铎说。

海原县通过优化枸杞农户自种自销传统模式,探索建立“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机制,在枸杞选种繁育、田间管理、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全流程发力。在三河镇、七营镇、高崖乡等枸杞主产区派驻技术服务人员,开展枸杞生产全程无偿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等服务。

“四营村依托先进的枸杞种植技术及信息服务,打造枸杞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的一站式枸杞经营销售模式。全村枸杞种植面积5300亩,年产1100吨,收入3000万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70%。”三河镇四营村党支部书记李秉刚说。

为拓宽枸杞销售渠道,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对口帮扶下,海原县在漳浦县设立海原县枸杞等农产品专卖店。枸杞专业合作社入驻海原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依托电商平台优势,让质优价美的枸杞不愁卖,帮助茨农增收。

据了解,海原县枸杞种植面积3.16万亩,今年,枸杞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人均年收入2200元。通过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在枸杞统防统治、烘干、深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方面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值,助力枸杞产业跑出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