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樑,1962年生,宁夏银川人,大学本科学历,北方民族大学教授。2010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尾剑)代表性传承人。

王樑指导的大学生在演练鱼尾剑。
王樑,祖籍山东济南,1962年出生于山东一个武术世家。其父王新武自幼跟随祖父学武,曾任宁夏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是我国知名的武术家。1958年,为支援宁夏建设,王樑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从山东远赴宁夏。父亲王新武在自治区体育委员会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相关工作,母亲从事街道办事处行政工作。王樑出生时父母按照家乡习俗回到山东,出生后不久,又被父母带回银川,从此扎根于此。
在父亲王新武的熏陶下,王樑6岁起便开始接触武术,子承父业,从此踏上钻研武术的专业道路。小学毕业后,王樑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进入体校训练,13岁正式进入宁夏体育局体育工作大队(现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成为正式的武术运动员。在10余年的运动员生涯中,王樑随队出战自治区比赛、全国比赛不计其数,13岁时就在第三届全运会的赛场上,与队友们荣获武术集体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王樑又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锦标赛中,获得刀术单项第三名、棍术单项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向全国人民证明了自己的武术天赋与实力。
作为运动员,儿时的训练往往是异常辛苦的,各式体能和技巧的训练占据了一天中多半的时间,多少都会有些耽误文化课学习。好在当时国家对此类的特殊人才,有着相应的优惠政策,王樑凭借在全运会及全国锦标赛中的优异成绩,于1986年被上海体育大学特招,成为一名武术训练专业的大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接受更为先进和系统的训练。在大学里,王樑不仅系统学习了武术专业课,接触了田径、足球、体操等体育系学生的普修课程,最为重要的是,还掌握了体育教育相关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如运动心理、运动医学等,这为他后来回到宁夏从事体育教育训练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0年,王樑大学毕业,由于毕业论文及各科成绩优秀,母校拟将他留校任教。但王樑还是选择回到银川,投身家乡的体育事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武术项目传承给下一代运动员。当时银川市青少年宫建成不过几年,正需要一位武术专业的老师担负起选拔、培育武术人才的重担。王樑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这个担子。虽说青少年宫的培训从零开始,但其中也不乏有天赋、能吃苦的孩子,他们经过正规训练,极有可能成为专业队的一员,这对王樑来说是莫大的挑战和机遇。事实的确如此,王樑的得意弟子高静、吴璇二人,就是从青少年宫走向专业运动员道路,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由于王樑自身有着深厚的武术功底,家中又素有武学渊源,自小生长于宁夏,对宁夏的民间武术自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父亲王新武便建议王樑去尝试挖掘宁夏的民间武术项目,力求保护、保存那些失传或即将失传的民间体育技艺。因此,1999年以来,王樑陆续挖掘了西夏王刀、鱼尾剑、六盘鞭杆等民间武术项目。2005年王樑调离青少年宫,在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任职。而正是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平台,促进了王樑的鱼尾剑研究。他曾组织本校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学习和演练由他编导的鱼尾剑表演套路,并参加了世博会及全国体育赛事。2007年,参加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金奖;2010年由他编导的集体武术表演项目《鱼尾剑》荣获第七届宁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2011年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民族体育先进个人”。
鱼尾剑起源于宁夏当地的民间传说。据传古时鱼尾剑为士兵所用,与其他剑器最大的不同点是剑前端分叉,状似鱼尾。为了使这种古老的民间武术不致失传,根据鱼尾剑的历史传说、剑器实物的外观,王樑整理创编了鱼尾剑的武术套路。他结合宁夏民间武术特点,在鱼尾剑的演绎中加入一些独特的武术动作,并以劈、撩、刺等剑术动作为主,汇编出一套完整的武术套路,得以展示鱼尾剑的剑器形貌,并突出其灵巧多变、柔中带刚的特点。除此以外,王樑还对鱼尾剑的外观形制做了调整,加长了剑柄,在剑柄、剑身增加了鱼鳞状的装饰。如此种种,再配以音乐服装,使得鱼尾剑成为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武术表演项目,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弘扬了民间体育竞技。
王樑对于鱼尾剑的抢救性挖掘和创编,使得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武术项目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中。2009年鱼尾剑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010年王樑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鱼尾剑)代表性传承人。这无疑是对王樑多年来致力于挖掘保护宁夏民间武术工作的认可。
如今,鱼尾剑的教学和传承主要在银川市青少年宫和北方民族大学等学校进行,主要的教学目的还是强身健体和武术表演,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北方民族大学曾开设鱼尾剑相关体育课程。现在,鱼尾剑一般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项目登台展示,而非正式的竞技武术项目。对于王樑而言,作为非遗项目的鱼尾剑,传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武术,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神健气,涵盖着中国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思想文化。王氏父子同为武术专家,不仅授徒育人,还整编保护民间武术,父子二人对于武术项目和体育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如今,王氏的武术传承还在继续,王樑的子女皆从小练习武术,跟随前辈的脚步,传承武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武术还会在下一代人之中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本文摘自《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银川卷》作者:武宇林 杜 丹 张 洁 马慧玲 图片为书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