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吴忠市实施医疗保障民生工程倾力帮扶困难群体 2024年04月22日

本报记者 梁 静

资助困难群众参保、落实困难群众待遇帮扶政策……近年来,吴忠市精准实施医疗保障民生工程,聚焦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保障问题,扎实落实困难群众的医疗“三重保障”待遇,持续释放国家医保改革惠民“红利”,让困难群体就医更有“医”靠。

“血压一切正常,心肺没有杂音,也很正常,多注意保养,有什么不舒服就告诉我。”日前,在吴忠新区医院内科病房,医生仔细为患者马金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十几年前,家住利通区金积镇丁家湾子村的马金梅被确诊患上胃癌,患病初期仅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家庭负担较重。患病后,通过乡镇申请、民政部门审核,她被认定为低保对象,享受医疗保险救助政策,住院及门诊大病费用在基本医保先行报销完毕后,剩余住院费用按照医疗救助政策再次报销80%,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拿着厚厚的药费单据,马金梅感激地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困难群体看病有了底气。去年我看病花了8万元左右,在政策报销的范围内,报销了90%的费用,帮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

基本医保“保基本”、大病保险“保大病”、医疗救助“托底线”,梯次减轻了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让困难群众看病有“医”靠。马金梅受益的医保政策,正是吴忠市不断推进、日益完善的医保制度。

在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三组独居老人丁占财家中,家庭医生韩琦对他的健康状况进行问诊,现场测量血糖、血压、血氧,叮嘱日常保健、饮食注意事项等。

“平时辖区内这些老年人有啥需求,我们就过来给他们免费服务,建立常态慢性病档案,指导他们科学饮食、用药。”青铜峡市峡口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杨晓玉说。

青铜峡市峡口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多次上门,密切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和医疗需求,通过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加强关爱、定期走访,发放物资、上门服务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将关怀和温暖送到特殊群体身边。

“除了送医上门,我们还对独居老人启动每日‘敲门行动’、在村里设置便民小药箱,通过这些暖心的举动,把药品送到基层一线,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人’。”该卫生院院长马丽娜说。

吴忠市各级医疗保障部门针对脱贫户、低保户、监测对象等群体,组织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采取“点对点”“一对一”宣传动员,确保特殊困难人群100%参保,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参保缴费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参保缴费。吴忠市还充分发挥医保兜底作用,市医保局主动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联系对接,全面摸底排查特殊困难群体底数,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对特困人员及孤儿、重度残疾人、离休干部遗属进行参保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等困难人群进行参保差额资助,确保困难群众参保不落一人。

为进一步落实困难群体慢特病医保待遇政策的落地落实,吴忠市在基本医疗保险先行报销的基础上,对困难群体再次进行医疗救助报销,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吴忠市还对医疗报销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困难群体在医院结算时实现“一站式”报销,减轻患者垫付医疗费用的负担。

目前,吴忠市持续加强落实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执行医疗救助对困难人口、低保对象等12类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倾斜支付政策,实现了特殊困难群体医保待遇保障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吴忠市共资助医疗救助人群参保56.98万人次,报销支付医疗救助30.34万人次,支付9940.92余万元。”吴忠市医保中心待遇审核科科长侯占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