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吴 倩) 4月19日,我区发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设置三年目标。2024年,主要解决政策落实、融资贷款、账款清偿、要素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制约民营经济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力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80万户左右。2025年,主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民间投资增速、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6年,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52%左右,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达到62%,民营经济在税收、创新、就业、市场主体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六大行动,围绕政府做什么、企业干什么,提出市场环境提升、企业梯次培育、政务服务提效、诚信政府建设、公正法治保障、企业精神弘扬等六大行动。为确保六大行动落地落实,高效解决企业问题,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创新提出了建立健全政策供给落实、便企高效办事、资源要素保障、金融助企惠企、企业降本减负、企业诉求受理、司法援企服务、干部联系包抓、企业表彰激励、政府守信践诺“十项机制”,让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大胆发展。围绕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吸引人才难、生产成本高、融资贷款贵等难题,创新提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促进、人才培养引进、稳岗帮扶、资源要素、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8大类27条激励政策,给予民营企业真金白银支持,让政府的阳光雨露催生企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