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平
一声惊雷万蛰醒,忽去温巢动离情。红尘陌上风烟重,涅槃重生踏春行。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预示着生命在这一刻重生。
我们的老祖宗把“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姿百态。二候仓庚鸣,仓庚为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三候鹰化为鸠,古称布谷鸟为鸠,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雷声从天边滚滚而来,分解成无数个小鼓槌敲打着大地:“快醒醒,出来活动活动筋骨吧。”
惊蛰的雷,挨个敲门,昭告天下:春天来了。
沉寂一冬的湖被敲醒了,伸了伸懒腰,湖面就像一匹绸缎向远处抖去。
小草换上绿色的新装,昂起了头,争相向春天敬礼。远远看去,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展开来。
被雷声喊醒的树,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白杨高大挺拔,梨树婀娜多姿,在鸟儿们惊奇的目光中晒出了最美的一面。嫩绿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看,那河边的柳树,梳妆打扮,水中照影。柔软的枝条随风摇曳,轻拂水面,惊动了一圈一圈的涟漪。鱼儿没上钩,却钓起了一串春天的诗句。
路旁的野花,一片片、一簇簇,绽放得热烈蓬勃。红的、黄的、紫的……为大地披上了一袭五彩斑斓的花衣。它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有的含蓄像羞涩的少女,有的奔放如草原的骏马。行人路过,都不禁驻足欣赏。
“春雷惊百虫”。此时的昆虫也听到了召唤,从各个角落爬出,与花草相会。蛰伏了一个冬季,它们开始了新的旅程。草丛中、树枝上,甚至你的耳边,都有它们欢快的歌声。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忙碌采蜜,为这新生的季节喝彩。
春风轻抚脸庞,那是最柔软的篇章。你能闻到风中的花香、草香、泥土香,混合着淡淡的希望。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滴雨露的生命力。
惊蛰这天,雷声一改往日的狂暴,你会发现它是温柔的、慈爱的、充满希望的。每一声都是大地的牵引,每一声是对万物的温柔提醒。
人们常说,春雷滚滚,万物生长。雷声喊醒了春天,也唤醒了我们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系石嘴山市、平罗县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