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加强和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是民建作为参政党的一项长期性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民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不断探索新方法,增强组织活力、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强学习促提升 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
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基层组织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只有自觉地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换届以来,支部会员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总的根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民建会章、会史、统一战线史等成了会员们案头的必读书目,支部学习研讨会也被列入学校的周工作安排中,通过引导会员自学、互学、主题学、交流学、取经学等方式,保证了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制度化、常态化。
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会员虎琴参加民建宁夏区直工委组织的线上“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支部主委王珏慧在学校宣传统战部主办的“重温历史记忆 不忘合作初心”主题活动中讲述“窑洞对”的故事,重温毛泽东主席与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生的对话。
“我们支部成员共13人,班子成员5人,内部团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王珏慧说,结合会员不坐班、工作独立性强的特点,支部班子成员把用心做事,以情化人落到实处,以“组织起来”穿针引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会员召开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五一”前夕开展“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学习观摩活动,向本校全国“五一”劳模、国家级技能大师等面对面进行交流学习,虎年春节期间组织参观支部会员在宁夏博物馆举办的工笔虎画展等,与其他支部联合开展“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参观全国扶贫攻坚基地闽宁镇”等活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激发支部活力,会员从“要我参加活动”转变到“我要参加活动”。
强基铸魂,聚力奋进,凝聚力激发战斗力。在2022年民建宁夏区委会工作表彰中,民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支部收获颇丰,支部获“宣传工作先进集体”,3名会员分别获“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成为支部有史以来获奖数最多的一次。
提升履职求实效 双岗建功同心协力创佳绩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开放大学)是宁夏唯一一所“双高校”建设单位,也是教育部“十四五”规划和自治区2023年度工作报告中启动建设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宁夏综合排名第一的职业院校。现在面临“双高校”终期评估、升本建设和开放大学综合改革三项重点工作。
紧紧围绕学校三大重点工作和会内工作两个中心,本职工作和会内履职双向发力、双岗建功,两年来,支部会员为学校事业发展担当作为,持续提升履职实效。
积极参政议政,为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陈永忠等会员提交的《关于加快我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我区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等多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被自治区政协采用,并得到相关部门答复。
发挥智力优势,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郭姗姗等多名会员参与学校安排对村“两委”负责人学历提升的教学工作,两年累计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80余人。退休会员杨东玲发挥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探索出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模式,五年来累计培训退役军人、专业种植富硒枸杞香菇农民及周边农民种植户共8个班次282人。
会员郭德生、马国琛、马晓莉3位老师长期为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电工技术方面社会培训和鉴定。经过郭德生培训和指导的员工获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业废水处理赛项团体二等奖;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智能制造赛项中国赛区”获一等奖,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技术能手”称号。他同时与一家轴承加工企业联合,对轴承加工设备的电气部分进行技术攻关改造,使产品加工的废品率大大降低,预申报自治区科研奖项和发明专利。马晓莉和郭德生指导学生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智能制造赛项”南非赛区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荣获南非国家级技能大师称号。
今年“宁夏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期间,会员刘阿宝设计的文化创意作品“红宝月牙氛围灯—加湿器”从全国各地数百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宁夏枸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成为仅有的宁夏籍获奖作者。
立足本职岗位,为职教事业发光发热,支部老师近2年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25项,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教改)课题17项,发表论文4篇,各级各类表彰17项,成绩斐然。
“在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民建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我们的队伍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王珏慧表示,今后将继续团结带领支部会员,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挥民建优势,在建言献策、服务社会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