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互联网+”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中卫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平台小记 2021年05月27日

今年,中卫市成功跻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之列,其大力推进的“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做法,更是受到国家民委的肯定与称赞。

乘着“云天中卫”建设东风,在全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中,中卫市把互联网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紧紧围绕“沙漠水城一家亲,云天中卫共圆梦”创建品牌,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网上创建平台,全市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单位均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核,互联网成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助推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好帮手”、民族宗教事务的“好管家”。

“中卫市民族团结进步网上创建平台依托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统战信息化管理平台,根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求进行功能扩充和融合,覆盖市本级、‘两县一区’及下辖40个乡镇(街道),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线上验收、线上命名表彰、线上归档等全流程应用和管理。”中卫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项工作开展的前期调研摸底中,中卫市委统战部牵头,多次走访基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座谈交流、采集基础信息,听取市网信办、科技局、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局、网络运营商等部门(单位)对平台研发的意见建议,并对平台建设进行可行性评估。

创建单位通过党政外网进入中卫统战信息化管理平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民族团结创建”模块进行申报。具体流程为:创建单位填写申请信息,向统战、民宗部门发起申请,并按照“中卫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测评指标体系”进行自评打分;统战、民宗部门对创建单位自评打分进行初审;待统战、民宗部门初审通过后,创建单位上传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宣传教育、汇报总结等材料;统战、民宗部门结合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对创建单位上传的材料进行复审评分,80分以上予以通过,80分以下和负面清单存在一票否决的不予通过;复审通过的,统战、民宗部门上传公安、卫计等单位复函、推荐表、审核报告,给出最终审核意见完成创建。创建成功后进行表彰、命名、归档。

通过平台在线申报、在线考核,考核结果实时反馈,申报材料随时补充,申报档案、历史记录实时调取查阅,实现创建工作在线掌握、在线监控,大大提升了创建的规范性、透明度、可控性和科学性,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节省了办事成本。此外,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实时掌握创建状态,及时发现创建单位的短板和不足之处,督促其及时调整改进、完善更新数据。通过平台,所有申报电子资料(文件、图片、视频等)都会自动形成电子档案实现永久存储。历年创建数据、命名表彰等信息可导入平台,形成电子档案库,便于管理、查阅和统计。

据了解,在中卫市科技馆还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展馆,与民族团结进步网上创建平台数据互联互通,营造信息环境,推进资源共享。网上云展馆包括时间轴、VR展馆、云资料馆、创建动态平台等板块。时光轴,回溯中卫市从设市至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历程。VR展馆,运用3DVR技术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实景效果。云资料馆,对全市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存储,实现创建资料实时调取和查阅。创建动态平台,通过设置图文头条、印象中卫、工作动态、典型示范、专题专栏、留言投稿6个板块,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展示中卫创建特色亮点,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