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5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我区通过征集印发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课题研究等举措,积极推进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符合宁夏资源禀赋和管理需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近年来,我区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领,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生态+”路径,推动区域发展、带动百姓致富,形成了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西夏区镇北堡废弃矿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路径模式,为宁夏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累了宝贵经验。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各市、县(区)从市场、政府、“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出发,搜集整理涉及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其他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做法和“两山”转化成效突出的案例,组织编写《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印发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探索创新。与此同时,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课题研究,深入开展生态产品调查分析,明确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分析研究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构建宁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度体系提供基础支撑。
我区还将持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实际工作成效转化,科学设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度,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