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训练营里,小小女将展示风采。

舞蹈兴趣班老师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启蒙。

国学班里的论语诵读表演。

足球小子合影留念。

“满天星”夏令营集体合照。

较高年龄段的男足运动员在进行单人练习。

绿茵场上低年龄段的男足运动员在训练。
本报记者 毕 竞 文/图
进入暑期,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2020年校外教育“圆梦蒲公英”免费兴趣班暑假集训活动,面向灵武中小学生免费进行足球、篮球、乒乓球、舞蹈、吉它、古筝、电子琴、跆拳道、绘画、书法、五子棋、国学等校外教育兴趣培训,全市共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假期集训。近年来,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安排资金28万元至30万元,免费开展暑期校外培训班,让孩子的暑期生活有趣又多彩。
自2015年起,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国家公益彩票资金和灵武市校外教育专项经费,在全区率先实施免费校外教育公益活动,始终遵循公益性场所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校外场所教育服务功能,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累计用于开展免费兴趣班资金达340万元,多次举办(承办)全市中小学生绘画、器乐、乒乓球、棋类、足球联赛等比赛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有6万人次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每期有近1000名学生参加特长兴趣班培训。以足球、舞蹈、绘画、书法为代表的校外教育兴趣班,得到了灵武市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2017年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被灵武市委和政府评为灵武市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与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合作办学,成为鲁能足球人才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足球“菁英计划”试点单位;2019年被银川团市委授予银川市级“青年文明号”。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素养,铸就了学生的梦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为办群众家门口满意的校外教育和建设美丽灵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满天星”足球青训营强化青训体系
搭建高水平竞赛平台
在这些免费开办的暑期活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余名足球少年参与的精英足球训练营暑假集训。
集训每天由足球教练组织队员进行足球专业技能训练或对抗比赛,为喜爱足球运动的学生提供免费辅导训练,对足球队员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参加周边县区足球邀请赛,切实提升菁英足球队战术水平,培养能代表全市高水平的中小学优秀足球运动员。
8月5日,记者走进灵武市“满天星”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绿茵场上热闹非凡。据介绍,自7月22日灵武市2020年“满天星·筑梦绿茵场”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正式开营以来,643名“足球小将”齐聚绿茵场,开启了30天的足球专业集训之旅。目前,集训过半,多个组别的队伍通过专业的分项训练有了提升,需要通过比赛将训练成果转化贯通,检测前期训练成效和不足,为后期训练打好基础。
在夏令营中,全体教练员、工作人员不畏酷暑,全身心地投入到夏令营训练活动中。所有小运动员们,选择和足球为伴度过假期,通过专业的足球培训提升孩子们的足球技能和水平,成为一个敢于追梦的足球少年。
据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杨剑斌介绍,开营这些天,这里先后迎来盐池县、石嘴山市等多支区内足球劲旅与灵武市青少年足球队进行交流比赛,以球会友、以赛促练,相互切磋,不断通过“满天星”青少年足球夏令营这个平台搭建区内青少年U系列良好竞赛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强化青训体系,实现区内青少年足球训练良性发展。灵武教育系统以此为契机,组建全市最强足球教练员阵容,按照全国“满天星”训练营集训方式,采取全封闭式集训管理模式,系统性进行U8、U9、U10、U11、U12、U14、U16、U18男女8个年龄段的集训,对全市各学校选拔出来的优秀足球苗子进行强化拔高。通过30天夏令营集训活动,不断完善小运动员的足球技艺,增强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夯实足球基本功底,用更完备的足球能力去圆他们的足球梦想。
面向人人、男女均衡,充分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在灵武市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灵武市通过校园足球这个平台做了很多有创造性的、开拓性的尝试,相继制定出台《灵武市关于加强校园足球运动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方案,深入实施足球“1122”计划和足球“清仓”行动,建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甲乙男女组足球联赛机制,成功举办11届校园足球联赛,实现足球课程校园100%覆盖,拥有2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个全国“满天星”训练营,全市8所中学33所小学共有67支足球队伍。
经过多年发展,灵武市校园会踢足球的人多了,踢得好的人也多了。一下课,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涌出教室。很多学校有了自己的校级联赛、足球队徽、足球运动节,足球已经是灵武市孩子们重要的运动方式,灵武校园足球文化已慢慢融入灵武市的城市文化中。
“灵武市通过深抓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县市建设,利用足球训练营强化青训体系建设,打通教育、体育、县区内外竞赛体系壁垒,通过引进来比、走出去练等方式,为全市青少年搭建多样的竞技平台,先后举办多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精品赛事,赴多地参加各类足球赛事,通过训练营为全区各级各类足球队伍建立竞赛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灵武足球的发展,为宁夏青少年足球运动贡献了力量。”杨剑斌说。
文化课也“跟上”的篮球夏令营
让青少年身心同受益
8月盛夏,灵武市四中高二学生马天海在篮球场上和同伴们挥汗如雨。“学校的安排真是太好了,这些训练不仅让我们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灵上也为我们充电,让我们的暑期生活更充实。”马天海说。
体育运动中,不仅是足球项目广泛被喜爱,篮球也深受灵武青少年欢迎。7月21日,灵武市“健康中国少年行”小学生篮球夏令营正式启动,近百名篮球小将齐聚夏令营,开展为期30天的专业篮球集训活动。运球、对攻、挡拆、投篮等专业的篮球训练,配合每天规律的作息、娱乐游戏、文化课专业辅导,让灵武市篮球夏令营在这个夏天带领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健康、难忘的暑假。
早上6时,孩子们准时起床洗漱,换好衣服,6时30分准时操场上集合,通过一小时的体能活动,舒展筋骨、提振精神。集体用过早餐后,一整天的专业篮球训练正式开始了。按照U10、U12、男子、女子等不同组别,配备针对性强的专业教练员,开展不同形式的分组训练。晚上开始集体自习,专门的文化课程老师进行辅导讲解。
据介绍,夏令营同样采取封闭式管理,由灵武市选派最优秀的篮球教练员,从篮球专业训练、专项技能提升多个方面开展集训。面对炎炎夏日,小运动员们没有怯懦,按照教练员教学课程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训练中。虽然每天挥汗如雨,但是他们从每天的训练比拼、体能对抗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弥补了缺点,坚韧了品格,得到了成长。
参营学校大力支持学生训练,每所学校均全程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师轮换随队进行课程补习、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所有参训学生在这个暑假,既能够提升篮球专业水平,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集体生活能力,实现训练、生活、学习都不耽误。
“举办全市青少年篮球夏令营,就是想通过这种特殊方式,将全市最优秀的篮球教练、最具发展潜能的篮球运动员集结起来,通过夏令营的集训模式,全面、高效、专业提升我市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以赛促练,集中拔高,强化全市篮球比赛竞技能力,挖掘更多的篮球苗子,形成更优质的集训模式,搭建更宽广的篮球舞台,让有篮球梦想的学生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激发我市青少年篮球运动热情,推动校园篮球事业的蓬勃开展。”杨剑斌说。
丰富多彩的暑期集训活动
点亮孩子们的生活
除了体育运动外,今年,灵武市还开展2020年校外教育免费兴趣班暑假集训活动,面向灵武中小学生免费进行舞蹈、吉它、古筝、电子琴、跆拳道、绘画、书法、国学等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该市共有1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假期集训。
“经过这些天的跆拳道学习,我领悟到了跆挙道的精神,那就是:礼仪至上和贵在坚持。”灵武市第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张丽雅虽然是一名女孩子,但对跆拳道的喜爱丝毫不弱。
“挙道中的行礼程序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礼仪文化,整个上课过程就是一个不间断地学习实践过程。在我们心中树立了尊重、感恩的意识,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在跆拳道训练营里,11岁的杜文涛认真地说。
走进古筝训练营,孩子们已经能驾轻就熟的表演。“每当琴声响起,我的神思时而随崇山峻岭绵延起伏,时而顺涓涓溪水欢乐地流淌,美不可言。”已有三年学龄的韩美羽在假期参加了灵武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古筝训练营,“这里的学习是免费的,不仅帮助我巩固琴技,还能给父母省下一笔费用呢。”韩美羽高兴地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走进国学训练营,郎朗地诵读声不绝于耳。“国学知识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国学经得起推敲,深入学习国学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使我们在为人处事和行为准则方面更加合乎规范。”即将升入高中二年级的马国栋说。
“中国画博大精深,我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选择了这门课的集训,这些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还学会一些工笔画、水墨画、写意牡丹的技巧,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所了解,但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13岁的王子瑜在绘画兴趣培训班中了解到了不一样的知识。
……
“课外活动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扩展和补充。在这里,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他们的技能和生活能力。”杨剑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