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爱心妈妈”马小琴:暖心相伴 护航成长

马小琴为梅梅(右一)和妹妹辅导作业。

本报记者 黄 蓉 文/图

在西吉县白崖乡库房沟村,只要提起村妇联主席马小琴,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多年来,她主动结对帮扶两户特殊困难家庭,把6名孩子的温饱冷暖与成长教育时刻放在心上,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爱心妈妈”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在入户走访两户困难家庭时,马小琴见到了梅梅(化名)和文文(化名)。两个孩子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头发凌乱,眼神里满是惶恐,这让同为母亲的马小琴心疼不已,当即决定要成为她们的“爱心妈妈”。

梅梅的父母均为残疾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没有稳定收入,全靠低保和社会救助维持生计。了解情况后,马小琴积极对接西吉县红十字会、白崖乡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为梅梅姐妹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逐步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马小琴还定期上门帮孩子们洗头洗澡、辅导功课,并组织志愿者帮助打扫院落、整理家居。渐渐地,梅梅家变得干净整洁,生活气息也浓了起来。去年,梅梅的母亲怀上第三胎,让本就拮据的家庭压力更大。马小琴得知后,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白崖乡妇联。经协调,西吉县妇幼保健所免费为其提供产检服务,马小琴还主动承担起接送其产检的任务。孩子出生后,她又积极对接乡政府,为新生儿申请了困境儿童补贴,切实减轻了这个家庭的负担。

文文姐妹3人,同样牵动着马小琴的心。她们的父亲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属三级残疾,母亲为听力二级残疾,当地民政部门为全家5口人都办理了低保。恰逢国家调整困境儿童保障政策,文文姐妹符合条件,补贴标准高于普通低保。马小琴吃透政策后,主动上门帮助整理材料、代办手续,顺利完成了从低保到困境儿童补贴的转换,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生活保障。

知识改变命运。马小琴深知教育对这个家庭的重要性,一有空,她就到文文家耐心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在她的陪伴和引导下,文文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墙上的奖状,成了这个家庭最亮丽的风景。如今,文文见到马小琴,总会亲昵地喊一声“琴妈妈”,然后迫不及待地和她分享校园趣事。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已成为孩子们心底最温暖的依靠。

马小琴的关爱并未止步于个别家庭。在帮扶梅梅、文文等孩子的过程中,她发现村里还有不少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和生活照料不足的问题。为此,她牵头建立了全村留守儿童的“动态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思想及家庭状况,并持续跟踪他们的成长变化。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志愿者加入到关爱队伍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与陪伴,能为他们多做一点,我心里就踏实一点。”马小琴的话语朴实,却饱含深情。她坚定地表示,未来将继续用“爱心妈妈”的温情与坚守浇灌每一株“小树苗”,让她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 2025-11-21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9586.html 1 “爱心妈妈”马小琴:暖心相伴 护航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