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茜
日前,在银川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的包裹流水线不停运转,高端制造企业的车间机器轰鸣,现代物流的货车穿梭往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上,银川市税务部门正以“管家式”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聚焦区内企业“政策理解难、信用管理弱、风险防控急”三大核心诉求,通过政策精准送达、信用分级培育、风险提前预警等方式,为辖区多元业态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政策推送精准化
合规根基稳筑牢
银川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类型多元,从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到初创中小微企业,涉税需求千差万别。针对这一特点,银川市税务部门建立“政策主动找人”精准服务机制,通过推送“定制化”政策包、定期召开行业专题座谈会等方式,为不同企业规划出最适配的“政策路线图”。去年以来,已有190余家企业感受到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温度。
针对跨境贸易企业专业性强、政策更新快、业务流程复杂的特点,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组织业务骨干编制《出口企业政策适用和管理手册》《出口企业涉税指南》,创新采用“思维导图+案例解析”形式,直观呈现政策逻辑与办理流程。“以前理解新政策要花很久,现在一看就明白,银川市税务部门送来的‘政策指南’特别实用。”银川综合保税区汽车进出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青青说。
对于新办企业,银川市税务部门精心准备的“开业大礼包”成为企业合规起步的“第一课”。内含政策手册、电子税务局操作指南等实用资料,帮助企业在开业首月就能熟练掌握发票申领、纳税申报等基础业务,筑牢合规经营根基。陈青青对此深有体会:“公司刚成立时对出口退税流程一窍不通,多亏银川市税务部门的‘大礼包’和上门指导,第一次办理就顺利拿到了退税资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信用管理差异化
合规动能强激活
纳税信用是企业的“金名片”,更是破解融资难、提升竞争力的“金钥匙”。银川市税务部门将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激励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标签化”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对纳税信用A级企业,开通涉税诉求快速通道,提供涉税诉求“秒应答”、税费服务“全周期”、业务办理“快车道”等个性化服务;对B级企业,开展“信用提升”专项辅导,对照A级标准梳理改进方向;对M级企业,重点开展政策讲解和合规指导,引导其规范经营流程。
为帮助企业积累良好纳税信用,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常态化开展纳税信用等级提升专项行动,构建“事前提醒+事中辅导+事后跟踪”全流程管理机制。每月初通过系统扫描企业潜在扣分风险点并及时进行提醒,申报期内安排专人辅导易错业务,申报结束后对扣分企业及时开展修复辅导,形成信用管理的闭环。
“作为连续7年的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我们不仅能享受快速审批、优先办理的‘绿色通道’服务,还获得了‘一对一’专家辅导。在市场竞争中,这张信用‘金名片’为我们赢得了更多合作机会。”宁夏百川通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田芳说。
风险防控智能化
合规效能再提升
只服务不监管易出风险,只监管不服务易失温度。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分局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理念,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与内控管理系统,构建“智能扫描+精准应对+全程跟踪”的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提醒、事中防控”的转变。
每月运用大数据比对企业申报数据、发票流向、资金往来等关键指标,自动生成企业风险“健康报告”,对发现的申报错误、资料缺失等问题,及时发送提醒信息,指导企业修正补正。去年以来,累计发送信息提醒156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涉税风险。在此基础上,创新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应对,既体现了执法的严肃性,又彰显了服务的温度。
“之前因人员变动导致申报数据有误,还没等我们发现,银川市税务部门就发来了提醒信息,指导我们及时更正,避免信用扣分。”田芳说,银川市税务部门的实时风险预警就像“安全警报器”,为企业持续保持A级信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市税务部门正在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方式,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激发合规内生活力,筑牢税收安全防线,让“合规经营、依法纳税”成为辖区企业的自觉行动,共同为银川综合保税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