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纳紫璇
“现在我每天都盼着上学,‘爱心妈妈’记得我的生日,遇到难题还能随时请教。”13岁的困境儿童小辉(化名)背着崭新的书包重返校园时,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小辉的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随父亲生活。迫于经济压力,父亲选择外出务工,原本照料他起居的奶奶也因身体不适返回老家休养。监护缺位让小辉陷入孤独困境,去年,父亲无奈为他办理了休学手续,此后他便独自在家生活。
兴庆区“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的基层关爱队伍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联动社工机构、民警等多方力量介入,为小辉精准匹配“爱心妈妈”给予陪伴关怀,通过开展监护责任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专业服务,唤醒了父亲的监护意识。如今,小辉顺利重返课堂,父亲重新扛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爱心妈妈”也成为小辉日常陪伴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据了解,“爱暖万家”公益行动是由全国妇联指导、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公益项目。项目通过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关爱、生活帮助、安全保护等结对关爱服务,共同为困难家庭营造安全、温暖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兴庆区妇联依托“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联合兴庆区杺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扎根一线,充分发挥女性社会组织优势贴心服务,各级力量层层联动、凝聚各界爱心,以爱为纽带持续续写困境儿童关爱的温情故事,为孩子们筑牢了充满温度的成长防护网。
得益于“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的温暖守护,越来越多的困境儿童实现了从自卑内向到阳光自信的蜕变。运动场上,少年小宇(化名)奔跑的身影满是蓬勃活力。谁能想到,这个阳光男孩曾因父母离异,长期跟着奶奶生活,受家庭关爱缺失和经济条件限制,一度变得胆小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兴庆区杺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田洁了解情况后,主动成为小宇的“爱心妈妈”,用专业方法疏导他的负面情绪,还敏锐地发现了小宇的体育天赋,鼓励他将爱好发展为特长。如今,小宇凭借体育特长考上了理想高中,成绩稳步提升,性格也愈发开朗自信。
“以前孩子性格孤僻,现在像个小太阳一样。”单亲妈妈冯姐提起儿子小洋(化名)的变化,满是感激。在“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中,“爱心妈妈”李鸿芳不仅是公益行动的坚定实践者,更是小洋母子关系的“黏合剂”。在陪伴开导小洋的同时,李鸿芳常陪冯姐聊家常疏解压力,引导她用“鼓励代替批评”的方式改善亲子沟通。这份精准陪伴与暖心守护,让沉默的小洋变得活泼自信,也让曾经紧张的母子关系愈发融洽。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通过“物质帮扶+精神慰藉+家庭赋能”协同发力,将家庭教育作为核心抓手,通过世界读书日家风共读、户外拓展等多元活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针对监护缺位、亲子冲突等突出问题,联动社工、民警、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力量精准介入,激活家庭支持内在动能。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困境儿童的心理韧性与社交能力明显增强,亲子冲突率持续下降,家庭关系不断缓和。
未来,兴庆区将继续深化“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的精准化、专业化、长效化建设,让更多巾帼力量扎根一线,让更多困境儿童被看见、被呵护,在爱与陪伴中向阳生长,让温暖与希望在千家万户不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