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李保刚:23载热血征程 用爱心为生命点亮希望

在西夏区采血屋,李保刚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本报记者 郝 婧 文/图

在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5岁的职工李保刚是同事眼中“平凡又特殊”的存在。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和众多企业职工一样,在岗位上默默耕耘;说他特殊,是因为在宁夏无偿献血的爱心档案里,他用23年书写了一段动人篇章。自2002年首次献血以来,他已累计献血168次,总献血量达414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如果不是当年爱心人士献血救了父亲,我可能早就失去了家人。”彼时,他的父亲因胃出血急需输血,危急时刻,陌生人捐献的血液成功挽回了父亲的生命。这场生死救援,让“血液是生命的礼物”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李保刚心中,也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颗“传递温暖”的种子。他暗下决心:“别人帮了我们家,我也要去帮助更多人。”

2002年,李保刚第一次走进献血点无偿献血。当鲜红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时,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被救助时的希望之光。从此,无偿献血成了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只要献血间隔期一到,他就会准时出现在献血点。第一次献血后收到的短信,至今仍是李保刚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献完血第3天,我收到了宁夏血液中心的短信,说我的血液已经送到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患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保刚眼中仍有光亮,“看到短信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原来我小小的一个举动,真的能挽救一条生命,能帮助一个家庭守住希望。”这份直接的生命联结,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无偿献血的意义,每次献血都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可能让一名父亲重返家庭、让一个孩子重获母爱、让一个家庭重拾欢笑的“希望火种”。

23年,168次献血经历。如今,无偿献血早已超越“习惯”的范畴,成为李保刚的“终身使命”。面对“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这份殊荣,他说:“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每一位愿意伸出手臂的平凡英雄。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像是‘生命接力棒’,提醒我要继续跑下去,也希望能传递给更多人。”

在李保刚看来,无偿献血就是一场跨越你我的温暖接力赛,当有人面临生命危机时,只要有人勇敢伸出手臂,就能用热血驱散病痛的阴霾,让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他真诚希望,有更多人能携手同行,让这份爱心接力永远延续,帮助更多家庭。

--> 2025-11-2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9520.html 1 李保刚:23载热血征程 用爱心为生命点亮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