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司冰心
“体检前详细了解了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了专属体检套餐。”
“以前去医院体检得来回跑好几趟,现在一站式服务,周到又贴心。”
“报告参数看不懂,有专家‘一对一’解读,真的是把我们退役军人的健康放在了心坎上。”
……
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为困难退役军人开展免费体检、构建全方位医护服务、升级长效医疗保障……这份暖心的健康守护是宁夏进一步细化实化退役军人事务部等7部门出台的《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的生动实践,凝结着社会各界的积极成效。
3月,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提交《关于构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体系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被立案交办。作为办理单位,退役军人事务部对《提案》提出的“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一次申请、多头帮扶’部门联合救助机制、建立‘功绩导向、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困难帮扶救助格局”等建议高度重视,派出调研组专程来宁夏调研座谈,充分听取委员意见,回应委员关切。通过委员建言与部门响应的良性互动,大家达成共识,将持续深化提案办理协商及成果转化运用,通过优化政策供给、完善长效机制,监督推动困难退役军人工作从阶段性帮扶向长效性保障转变,从普惠式服务向精准化施策提升,为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
经自治区政协推动,8月12日,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等13部门印发《进一步深化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加大生活救助力度、拓展医疗援助、扩大住房援助供给、扩大教育援助范围、做好就业帮扶、做好优待援助及加强服务保障七方面,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多方式解困的帮扶援助。
聚焦急难愁盼 升级健康保障
2月、4月和8月,陈雍带队先后赴灵武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平罗县等地调研,并入户看望困难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及军烈属,倾听他们的实际需求。
“我长期驻守边疆,无暇顾及家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患病的老母亲,希望有个好医生帮她做全面检查。”
“我身体时不时疼,但怕麻烦就没去医院看,自己随便买点药吃。”
……
面对自治区政协调研组的细致询问,困难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坦言对医疗保障的所需所盼。
群众的期盼处就是政协的履职着力点。自治区政协迅速对接联系,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拧成一股绳,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从体检筛查到全程诊疗,从线上服务到线下保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院已为4名困难退役军人免费体检、制定针对性康复指导方案;创新“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困难退役军人行动不便、异地就医成本高等难题;健全优先就诊保障机制,助力困难退役军人更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近日,家住青铜峡市的困难退役军人建宁等先后来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免费体检,成为这一暖心之举的切实受益者。
“体检前,我们和受检者沟通了解了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给他们‘量身裁衣’调整体检项目,有肝硬化病史的重点筛查肝脏系统,有心血管隐患的强化心脏功能检查,确保体检不走过场、精准对症。”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张晓娟介绍。该院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协助困难退役军人完成各项检查;体检后组织专家团队“一对一”解读体检报告,根据报告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分析报告,并建立“长期健康档案”动态追踪健康趋势。
看着报告中一项项数据和指标,建宁感激地说:“体检项目很全面,医生也细心叮嘱,帮我分析健康风险,为我建立长期健康档案,有了这份健康‘保障’,未来我就更安心了。”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马少华说:“按照计划,我们要为5名困难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及军烈属安排免费体检,目前4人已完成,剩下1人因身体原因,已预约12月底前完成检查。”
创新服务模式 筑牢健康防护墙
日前,记者走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处处可见“军人守护国家,我们守护军人”的崇军拥军情怀:大厅内开辟了退役军人专属通道,挂号、收费、检查、取药等区域,醒目的“军人优先”标识随处可见,专用窗口随时为退役军人敞开;针对紧急情况,该院还为困难退役军人开通了门诊、急诊“绿色通道”,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原则,同时配备专业急救车辆与医护人员,确保紧急救治高效衔接。“截至今年10月,我们已为近1800人次提供相关服务。”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办主任余飞说。
“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我们推出了系列专属服务,免除困难退役军人等的普通门诊挂号费及诊查费,优化在线问诊流程,支持图文、视频等多种问诊形式,还提供电子处方开具、药品配送到家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需求。”马少华介绍。
考虑到困难退役军人存在行动不便、异地就医成本高的现实难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把对退役军人的关怀,细化为系统、精准、充满温度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尊崇与守护贯穿就医全流程,为拥军优属服务插上科技翅膀。为让疑难重症患者也能享受到顶尖医疗资源,该院进一步深化远程会诊应用,积极链接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通过跨区域医疗协作,为患者搭建起与国家级专家直接沟通的桥梁,不仅大幅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更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
从一次量身定制的细致体检,到一场足不出户的线上问诊,再到一条争分夺秒的高效急救通道,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将拥军优属的情怀融入每一个就医细节。这份贯穿“线上+线下”“日常+紧急”的全方位守护,为退役军人群体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延伸服务触角 营造拥军好氛围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浓厚拥军氛围来自多年坚持。自2016年起,该院便为离退休军转干部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年均服务人数超600人次。在当好“健康管家”的基础上,该院聚焦医疗资源下沉,整合管辖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服务站及延伸医学中心资源,为行动不便、失能的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就近体检、家庭医生签约、定期上门巡诊及各类医学延伸服务,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退役军人的同时,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主动“走进军营”,每年抽调精干力量,高标准完成征兵体检任务,为国防事业把好“入口关”;常态化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部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训练伤防治义诊,将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达官兵身边。
拥军优属,同样体现在对院内复转军人和军属的关怀上。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在职及退休复转军人80余名、现役军属20余名,医院根据他们的素质能力,优先安排在效益好、有发展空间的岗位,并落实“老带新”帮扶机制。此外,为让拥军情怀深入人心,该院还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传播国防知识、讲述双拥故事、宣扬先进事迹;每年八一建军节,该院都会组织专家团队走访慰问部队,开展送健康、送清凉及业务交流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全院干部职工都能感受到军人的奉献精神,形成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自治区政协委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馨说。
从医院服务的“全流程覆盖”,到长效机制的“持续守护”,每一项政策的落地、每一次服务的升级、每一份温暖的传递,都在诠释着“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