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认真履职为民 尽显桑梓情怀

自治区政协委员、吴忠市食名轩饭店总经理 牛华平

牛华平(左)通过吴忠市个私协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完成学业。 本报记者 梁 静 摄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座连接党委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承担着“参政议政、履职为民”的神圣使命。从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民声,到为民生难题建言献策;从投身社会公益帮扶困难群众,到用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传递温暖,每一段履职经历都让我更加明白:履职的价值,藏在老百姓的笑容里,落在解决问题的实效中。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也是履职的“源头活水”。这些年,我始终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一次次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和老百姓拉家常,听他们讲最迫切的需求、最棘手的难题。

在参加自治区政协走访慰问部分困难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及军烈属活动中,我了解到现役军人康凯的家庭情况:父亲去世早,母亲今年48岁,身体状况欠佳,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在市场售卖爆米花,收入微薄;康凯的弟弟正在读大专,家庭经济负担重。我当即决定承担康凯弟弟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直到他完成学业。走访慰问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将生活费转给康凯的母亲。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每一位政协委员的应有情怀。在参加政协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只有真正走进群众家中,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才能把党的关爱精准送到群众身边。

有一次,在盐池县花马池镇调研时,我了解到当地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学费和生活费成了难题,便当即和同行的委员商量,决定帮助这些孩子。每逢秋季开学时,我们都会到花马池镇东塘村,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送上1000元资助金,目前已累计帮助十几人。看着孩子们拿到资助时眼里的光,我更加坚定,政协委员既要“言”更要“行”,既要在会议上为民生发声,也要在生活中为群众解忧。

投身社会公益也是我履职的重要部分。在利通区金银滩镇复兴学校,我们有一个坚持了多年的“助学约定”:从初中到高三,每年为1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直到他们考上大学。为了这份约定,我组织政协委员一起筹集资金,累计投入近10万元。一名接受资助的孩子,每次见到我们都会主动分享学习成绩,去年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特意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谢谢叔叔阿姨,我会好好读书,将来也像你们一样帮助别人。”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公益不是单向的付出,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利通区郭家桥乡是革命烈士顾金海的故乡,我第一次走进郭家桥乡中心学校,看到有些学生因为近视看不清黑板却没有合适的眼镜,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去后,我立刻联系眼镜店定制镜片,联合委员们筹集资金,为全校的近视学生免费配备可更换的近视眼镜,还送去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累计捐资16.5万元。

这些年的履职路,有调研时的奔波,有提案被采纳的欣慰,更有看到群众难题解决后的温暖。我深深体会到,政协委员的价值,在于“联系为民”的初心,在于“履职尽责”的担当。未来的履职路上,我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深入基层听民声,用心用情解民忧,在参政议政中交出有温度、有分量的提案,在社会公益中传递更多温暖。

(本报记者 梁 静 孙振星 整理)

--> 2025-11-17 自治区政协委员、吴忠市食名轩饭店总经理 牛华平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9330.html 1 认真履职为民 尽显桑梓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