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纳紫璇) 近日,记者从宁夏自然资源厅获悉,“十四五”期间,宁夏通过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6.9%,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以土地资源的“精耕细作”为高质量发展拓出了新空间。
面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挤占发展空间的难题,宁夏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利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实现全程监管;另一方面,分类确定盘活目标,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建立司法查封闲置土地清理处置联动机制,对涉法涉诉土地推进“快审快执”,有效提升了盘活质效。“十四五”以来,全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高达37.91万亩,2024年闲置土地处置率更是跃居全国第6位。
针对情况各异的低效用地,宁夏自然资源厅出台多项专项政策,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库,并全面推行“一地一策、一事一议”的精准盘活模式,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分割转让、出租、收回收购多种政策措施,提高存量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水平。
为让土地资源在流动中实现最优配置,宁夏自然资源厅着力健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转让、出租、抵押机制,并建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线上交易平台,让土地要素“活”起来、转起来。“十四五”以来,全区土地二级市场累计完成交易2102宗,面积达15.87万亩。市场的活跃直接反映在开发区效益的提升上。
“盘活低效用地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宁夏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将持续深化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通过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强化跨部门协同、开展实地督导等举措,全面推进“盘活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