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近年来,宁夏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学校评价方面,宁夏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幼儿园玩具多、玩伴多,饭比家里的香。”永宁县闽宁第一幼儿园副园长王彩霞总能听到家长这样的夸赞。这缘于今年银川一幼教育集团闽宁第一幼儿园发展共同体的落地。目前,银川市属学校已实现对闽宁镇全学段的帮扶托管。
“我们以优质学校为‘领头雁’,构建‘优带新、强扶弱、城帮乡’的分层帮扶机制,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银川市以集团化办学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目前全市已组建82个教育集团,覆盖204所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4.5%。
在利通区第一幼儿园,该园依托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管理、课程、师资的全方位赋能。园长沈健介绍:“集团化办学让我们新增500个幼儿学位,区域和园际差距进一步缩小,真正做到普惠公平与质量提升双轨并进。”
宁夏还深入推进“三段一类”质量评价,完善职业学校评价,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全面带动各级各类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宁夏的教育评价改革不仅聚焦于学校,还涉及教师和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在教师评价方面,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金凤区第十二小学通过改扩建工程提升了教育“硬实力”。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而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能有效激励教师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学生评价方面,宁夏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连续30年开展徒步108里清明祭英烈活动,成为德育评价的生动案例,全网浏览量超过14.5亿次,“宁夏经验”向全国推广。宁夏还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并通过智慧教育“做大增量”。
“借助数字技术构建多维度、过程性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让学生成长轨迹可视化、发展指导个性化。”近日,在银川市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专题活动上,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教师杜金艳的发言让大家看到数智画像在评价学生上的更多可能。此次活动以“教学研培评一体化”为核心,探索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张波表示,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龙头,宁夏紧扣关键环节,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宁夏将加强政策解读,完善配套政策,注重典型引路,汇聚改革合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张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