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司冰心) 近日,在大武口区丽日社区单元前、楼栋后,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十几位居民围坐在一起,聆听社区法治“炊事员”讲述楼上楼下因噪音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例。这是社区品牌普法活动“法治故事烩”的日常缩影。
该社区将普法阵地延伸至居民家门口,聚焦婚姻家庭、物业服务、高空抛物、防范电信诈骗等民生热点问题,通过讲故事、析案例、释法条的方式,让居民在“唠家常”的氛围中将法律知识牢记心间。
居民柳女士是活动的忠实听众,此前听法治“炊事员”讲过楼上漏水的取证维权方法,没多久就派上了用场。“前段时间,我家客厅墙皮阴湿一片,水珠顺着缝隙往下滴。我立刻按教的方法做,先多角度拍照、录视频固定证据,再联系社区和物业到场见证,最后心平气和与邻居沟通,很快赔偿和维修的事都顺利解决了。”
线下“故事烩”人气十足,线上“云餐厅”同样精彩。社区将“法治故事烩”中的典型案例,拍摄成系列专题普法短视频,不仅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送,还转发到各居民网格群。“微信群里的普法小视频内容短、道理清,刷手机的工夫就学了法。”居民李博说。
这种“线下围炉共话+线上指尖普法”的双线模式,有效扩大了普法覆盖面,满足了不同居民的学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