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嵩
董少保即董福祥,晚清固原籍著名人物。《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二有传。《中国近代史词典》有其词条:“董福祥(1840年—1908年)甘肃固原(今属宁夏)人。字星五。1862年(同治元年)陕甘回民起事期间,集众起兵甘肃安化(今庆阳),号称十余万,以甘肃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为据点,骚扰陕、甘十余州县。后向左宗棠投降,所部编为董字三营。”
此后,董福祥因军功一路升迁,历任阿克苏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武卫后军统领等职。董福祥虽一介武夫,但头脑灵活,早期为生活所迫,啸聚山林,为乱一方,后归顺清廷,镇压反清起义。而其最重要的功绩是随左宗棠进军新疆所建立起来的。
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库车发生暴乱,很快波及整个新疆。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军官阿古柏乘新疆割据纷乱之际率兵入侵,成立所谓的“洪福汗国”(又称“毕杜勒特汗国”),自封“巴达吾来特哈孜”,意即“洪福之王”。阿古柏派兵攻占库车、库尔勒等地,侵占了整个南疆。阿古柏的残暴统治给新疆各族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进兵新疆收复失地,董福祥率部随行,其所率甘军不惧风沙,冲锋在前,大破天山木里河、古牧地后,一举收复乌鲁木齐,攻克玛纳斯城。光绪三年(1877年)4月,董福祥率部翻越天山,急行军1200多里,先后参与收复南疆门户达坂城、托克逊城的战斗。5月,阿古柏暴毙。8月,董福祥任先锋,追歼南疆残敌,攻克喀喇沙尔。光绪四年(1878年)元月,董福祥收复哈密。至此,新疆除伊犁外全部收复。董福祥因作战勇敢,屡歼顽敌,名震新疆,被清廷加封云骑尉世职,任阿克苏总兵,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光绪五年(1879年),布鲁特酋阿布都勒哈反叛,董福祥在两日一夜之内,率部急驰300余里,在木吉击溃叛军,歼敌2000余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董福祥擢为喀什噶尔提督,总理南疆军事,光绪十七年(1891年)调任乌鲁木齐提督。
董福祥在新疆驻守19年,御敌戍边,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政绩卓著,赢得朝野赞誉。这一段戍边卫疆的岁月,是董福祥一生最为高光的时刻,为历史所生动记录。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晋尚书衔,奉旨率甘军入卫京师,屯驻蓟州一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董福祥被任命为甘肃提督,率部镇压甘肃河州、湟中等地回族和撒拉族的农民起义,因功加封为太子少保,赏赐骑都尉世职,这就是“董少保”的由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董福祥奉命率甘军进京,任武卫军统领,驻防直隶、山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复任甘肃提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变中率军进京抵抗八国联军,杀死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击毙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董福祥被八国指控为“首凶”,最终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遣回原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董福祥患重病于金积堡宫保府(即董府)去世,享年68岁,按其遗嘱当年九月归葬于固原南乡(南郊)大马家庄官山下董氏家族墓地,20世纪60年代墓地遭到破坏,现已荡然无存。其墓前当年所立神道碑及时任固原知州王学伊所书、立于南乡官道的故里碑现保存于固原博物馆。
《民国固原县志》卷之十“韵语·诗词”载有两首赵振业的诗《谒董少保墓》:
一
东游匹马谒孤坟,吊罢先贤涕欲横。
灭贼曾闻谈故老,纪功更喜读斯文。
相公奏章非虚语,野史流传岂足论。
太息成武难尽言,是非千载竟纷纷。
二
急风倒卷海西流,力挽狂澜仗老谋。
豕突狼奔歼巨寇,龙骧虎步建新猷。
旌旗直指天山月,壁垒曾开积石秋。
献馘一封报帝阙,策勋十二下燕幽。
诗作者生平不详。第一首诗记录了作者骑马东游拜谒董少保墓,由此发出对董福祥后期所受到不公的感慨,对其“灭贼”“纪功”多有称颂。董福祥削职后曾上书辩解,意图“东山再起”,而当时有谣言说他联络旧部,有“拥兵自卫之念”。作者以此入诗,为董开脱。叹息因武功取得的巨大成就,却遭遇不公正待遇,真是一言难尽,是非功过只有留待后世去评判。第二首诗则对董福祥入疆作战建立的功勋极尽誉美。用词铿锵,气韵豪健。诗里也提到了董福祥后期在甘肃及“燕幽”的经历,对董竭力效忠清廷进行粉饰。“天山”“献馘”是正义之举,而“壁垒曾开积石秋”则是镇压暴动百姓。“策勋十二下燕幽”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
董福祥去世后,当时社会名流多有撰联送匾者,对其褒扬。《民国固原县志》卷之十“韵语·匾联”载有马元章的挽董少保联一副:“君是丈夫身,位泰山而立者;我有英雄泪,向黄河以洒之。”安泾、安澄颂董少保匾:“威震华夷”。张世禄颂董少保匾:“勋德垂芳”。足以看出董福祥在当地的影响。
董福祥返籍后先在固原州城居住一年多,后选择定居条件相对优越的塞上平原金积堡,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宫保府”,即位于今吴忠市金积镇露天洼子村的“董府”。100多年过去了,这座老宅已成为宁夏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官邸建筑群,因其气势宏伟,屋宇森严,建筑风格独特,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吴忠城内还建有董福祥的祠祀,上有对联一副:“万里封侯,威震铁塞;一代名将,望重银川”,惜今已不存。
董福祥作为一个出生在固原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生经历错综复杂,对他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辩证地去看待,毕竟他为收复新疆失地、抗击外地入侵作出过贡献,只此一点就应该被人们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