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秦腔荟萃聚人气 文化惠民促消费

——原州区以戏为媒激活夜间经济新活力

位于原州区人民广场一侧的固原夜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本报记者 郝 婧 文/图

“好!唱得过瘾……”9月2日晚,原州区人民广场内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作为“跟着艺术游宁夏”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五省区秦腔荟萃演出在此火热开演。来自西北五省区的秦腔名家同台献艺,用豪迈厚重的唱腔、精湛传神的演绎,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高水准的戏曲盛宴,更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生动实践,让文化惠民的暖流与经济利民的活力在原州夜色中交融涌动。

夜幕下的原州区人民广场灯火通明,舞台上布景精致、服饰华美,舞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距离演出开场还有一小时,广场内已坐满了专程赶来的戏迷,不少人自带小马扎围站在舞台两侧,只为近距离感受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我可是个实打实的‘秦腔迷’,手机里存的全是名家唱段。听说这次西北五省区的名家都来了,前几天我就盯着预告,生怕错过半点消息。”“戏迷”郝春兰告诉记者。

话音刚落,舞台方向传来调试乐器的梆子声,郝春兰手指不自觉地跟着隐约的节奏在腿上轻轻打着拍子。

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演绎的《狸猫换太子》经典选段让观众过足戏瘾,秦腔名家们以字正腔圆的唱念、刚劲有力的做打,将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此次秦腔荟萃演出特意邀请了西北五省区的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等顶尖人才,旨在通过“名家名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秦腔深受西北群众喜爱,开展此次活动既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弘扬,也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秦腔演出的火爆人气,不仅点燃了群众的文化热情,更“带火”了紧邻人民广场的固原夜市。从8月31日起,演出结束后,人流陆续涌入夜市,原本就热闹的街区瞬间变得更加拥挤,烤肉的香气、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夜间消费图景。

“这几天多亏了秦腔演出,生意比平时更加红火。”摊主马帅帅的烤肉摊前排起了长队,他一边麻利地翻动着烤串,一边笑着对记者说。以往夜市高峰时段能卖出200多串烤肉,而演出这两天直接翻了一番,“光9月1日一晚就卖了500多串,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旁边羊杂碎摊位的摊主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她告诉记者,这几天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近三成,不少看完演出的观众都会来店里点一碗热乎的羊杂碎。

除了特色小吃,夜市里的文创产品、手工艺品摊位也备受青睐。来自甘肃省平凉市的游客李先生看完秦腔演出后,就带着家人挑选了固原市剪纸文创,“本来是专门来听秦腔的,没想到夜市这么热闹,真是不虚此行。”李先生感慨道。据夜市管理方统计,演出期间夜市日均客流量突破8000人次,营业额较往日增长40%以上。

此次秦腔荟萃演出的成功举办,正是原州区依托“跟着艺术游宁夏”系列活动,探索“文化+消费”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活动策划阶段,主办方充分考虑了原州区人民广场“城区核心区位+毗邻夜市”的地理优势,特意将演出地点选在此处,旨在通过文化活动的“引流效应”,带动周边商业消费,实现文化惠民与经济利民的双向赋能。“我们希望以秦腔为纽带,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活夜间经济活力,让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地方发展的新动能。”原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跟着艺术游宁夏”西北五省区秦腔荟萃演出期间还将同步开展秦腔名家见面会、戏曲知识普及等配套活动。随着文化热度的持续发酵,原州区人民广场及周边夜市的消费活力还将进一步释放,为这座城市的夜间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 2025-09-10 ——原州区以戏为媒激活夜间经济新活力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6539.html 1 秦腔荟萃聚人气 文化惠民促消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