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

十年攻坚 突破工业蓝宝石产业“卡脖子”现状

刘 媛

在微观世界里,工业蓝宝石的诞生堪比原子级的精密锻造。高纯度氧化铝粉末经过特殊热力学处理,形成规则晶体结构。通常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性能,是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工业蓝宝石材料。

这块曾被国外“卡脖子”的晶体材料,如今全球75%的产能都来自宁夏银川。而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是这片产业热土的关键推动者。

“掌握C向晶体生长技术,是我们迈向大尺寸领域的‘金钥匙’。”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森感慨道。2014年的银川高新区,天通银厦的研发团队正面临严峻挑战:当时国内最大尺寸的工业蓝宝石晶片横切面仅300毫米,高端光学材料完全依赖进口,每平方米价格高达数万美元。“必须打破这个技术天花板。”康森带领团队开启了长达8年的技术攻坚战。

面对“卡脖子”难题,天通银厦立足银川能源与政策优势,针对工艺、设备等核心难题展开攻关。2018年,天通银厦迎来重大突破——首块400公斤级C向晶体成功问世,切割后的晶片尺寸达450毫米。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占据全球超50%的市场份额,更推动产品应用从LED照明领域拓展至航空航天大尺寸窗口等战略领域。

“2014年以前,横切面超过300毫米的晶片都依赖进口,但我们400公斤级C向晶体诞生后,正式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康森介绍。随着更多研发经费的投入,企业启动千公斤级C向晶体项目。2022年,全球最大的1000公斤级C向晶体在银川诞生,切割后的晶片直径达650毫米,晶片纯度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打开量子计算、高端光学仪器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空间。

工业蓝宝石的诞生,堪称微观世界的“炼金术”:原子无序排列的高纯度氧化铝粉料,需经过特殊工艺“重组”,形成块状氧化铝。进入高温淬炼的长晶环节后,在精准控制的条件下,最终“生长”成高强度、高透光性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的工业蓝宝石晶体。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工业蓝宝石成为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近年来,天通银厦加大对工业蓝宝石研发的投入力度,并在银川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工业蓝宝石产业生态圈,建成了全球首条从氧化铝提纯到晶体加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目前,企业不仅具备年产4700吨蓝宝石晶体、1000万片晶片的生产能力,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

“如今,我们已掌握晶体形态的精准调控技术。无论是细如发丝的特殊规格,还是超大尺寸的定制晶体,我们都能按需生产。”康森表示。

从被“卡脖子”的困境到全球产业标准的制定者,天通银厦用十年“晶”进书写了中国高端材料产业的逆袭传奇,让中国在工业蓝宝石领域牢牢掌握了话语权。

--> 2025-08-14 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5262.html 1 十年攻坚 突破工业蓝宝石产业“卡脖子”现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