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日前,记者获悉,海原县西安镇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围绕“两化一振兴”工作任务,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聚焦传统产业小茴香提质增效,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命题,以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破题,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小茴香种植从粗放管理的1.0版本迭代升级至优质高效的2.0版本。
据了解,小茴香种植在西安镇已有几百年历史,长期地下水灌溉导致的耕地盐渍化严重破坏土地质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小茴香种植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亟待提档升级。去年西安镇供水工程实施以来,西安镇积极寻求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通过推广高效节灌“五统一”种植模式和小茴香覆膜滴灌种植等新技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高效、集约转变。今年,全镇小茴香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通过实施覆膜滴管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有效降低了土地盐渍化,全面提升了耕地质量,亩均节水量25%左右,节肥40%左右,作物种植效益增加10%左右。通过规模种植极大改善了农田耕作条件,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和人工成本,确保小茴香种植稳产保产高效。
该镇以产业为纽带,积极构建联农带农机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结起来。由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农资支持,积极推广“无公害、低农残”的标准化小茴香种植技术,全面提升小茴香品质。大力发展“订单式”生产,由企业与本地农户、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设置17元/公斤的市场收购保护价,且最高可以每公斤加价1元收购,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和抵御风险能力。今年以来,已试点打造了1000亩的“无公害、低农残”小茴香种植基地,与6家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式”收购协议。
西安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安镇将持续深化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迭代创新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为引擎驱动乡村全面振兴,让这片沃土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焕发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