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尔惠
作为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深感重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文化领域的委员履职指明了奋进的方向。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文化自信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特质,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支撑。黄河文化的文明印记源远流长,文化认同广泛而深厚,体系格局多元且丰富。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黄河文化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宁夏这片土地上,黄河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从古老的水洞沟遗址,到秦汉时期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再到西夏王朝与黄河的紧密联系,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展示黄河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宁夏,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凝聚起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鲜明理论特质,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芒的关键所在。宁夏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我们应立足于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秉持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丝绸之路等为重要载体,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深化文明互鉴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积极拓展文化交流路径,通过双向奔赴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深度交融,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为全球文化繁荣贡献独特的中国力量。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找准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法路径。其一,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依据时代需要、人民需要,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在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可以将文化与旅游、农业、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塞上江南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多光彩。其二,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作为激励我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担当作为、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宁夏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聆听革命故事等方式,让人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其三,立足镇北堡书院、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文化场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和社会文明程度,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在这些文化场所开展文化讲座、道德讲堂等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言献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资源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饱蘸家国情怀的笔墨,通过书法诗词特有的魅力向区内外游客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讲好宁夏故事。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