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日前,在利通区扁担沟镇同利村村民马俊国的家中,马俊国拿出一本特殊的“彩礼账本”:四个女儿出嫁时,彩礼分别为1万元、5万元、6万元和4万元。“彩礼就是心意,过日子还得靠小两口自己经营。”马俊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移风易俗带来的观念转变。
近年来,吴忠市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文化浸润行动,让文明新风吹遍吴忠大地。
同利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波介绍,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开展宣讲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今年结婚的8对新人平均彩礼控制在12万元。
在同心县石狮开发区麻圪塔村,村里开展了“为爱礼遇 为幸福加分”移风易俗礼遇活动,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发放家风家训牌匾和女性健康保险,保险最高保额达5万元,并向12名“义务红娘”赠送手工编织花。
吴忠市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张向称表示,吴忠市将持续加强组织协调,常态化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文化浸润行动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开展主题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坚持以文化人、突出典型示范,推动形成持续、广泛、声势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