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助力困难群众过上有尊严有奔头的新生活

本报记者 邓 蕾

7月30日,西吉县平峰镇李岔村村民魏耀斌家中,50只溜达鸡扑腾着翅膀在后院来回穿梭。清脆的鸟鸣声与此起彼伏的鸡叫声交织在一起,为这个曾经安静的农家院落注入了久违的活力,也映照出这个特殊家庭发生的悄然变化。

今年6月28日,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在西吉县走访慰问特殊困难群众,走进魏耀斌家时,他的两个女儿魏平弟和魏平平眼神里交织着对外界的胆怯与迷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调研组与魏耀斌交谈中得知,魏耀斌今年53岁,儿子魏串昌今年19岁,智力二级残疾,长期在固原佑民医院住院治疗;大女儿魏平弟23岁,智力一级残疾;二女儿魏平平21岁,智力三级残疾;母亲高桂花双目失明。2010年,其妻子目睹了一家病人的辛酸,对婚姻失去信心,最终选择离婚改嫁。自此,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魏耀斌的肩上。

所幸,党的暖心政策为这个困难的家庭撑起了保护伞。平峰镇积极争取农村危房改造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为魏耀斌家新建房屋,解决住房问题。高桂花、魏串昌、魏平弟、魏平平每人每月分别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115元、B类低保430元;魏串昌和魏平弟每人每月享受130元的残疾人护理补贴;高桂花每月享受275元的养老金和100元的普惠性高龄补贴。

“两个女儿怕生,平时不怎么出门。我老母亲也需要人照顾,再加上我自己患有脉管炎、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干不了重活,家庭开销全靠政策兜底。好的是,今年5月份,我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每月有1384元的工资收入。”魏耀斌说。

自治区政协调研组详细询问魏耀斌及其母亲和3个孩子的病情后,当场协调相关部门启动帮扶工作。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军在魏耀斌家的房前屋后仔细查看,帮这个家庭寻找增加生活收入来源的好办法。

“他们家的后院有一块空地,很适合养殖溜达鸡,可以让3个孩子有活干。”徐军说,这样一来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参与家庭生产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过上有尊严、有奔头的生活。他建议,乡镇充分利用魏耀斌家后院的空地,帮助其养殖溜达鸡,让魏平弟和魏平平参与到喂食、照料鸡群的过程中来。

徐军的建议得到西吉县当地干部的重视。调研结束后,平峰镇迅速行动起来,帮助魏耀斌家盖起了新的鸡圈,还发放了50只鸡苗。李岔村“两委”班子请养鸡专业人士手把手地教魏平平、魏平弟姊妹两人每日的添食量和打扫鸡圈的技巧。

一个月过去了,如今,走进魏耀斌家,不仅能听到鸡叫鸟鸣,看到姐妹俩忙碌的身影,更能感受到这个家庭里涌动的生机与希望。“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些鸡预计今年10月份就能出栏,一只能卖150元左右,这笔收入对我们家可是不小的贴补。更重要的是,养鸡让两个娃找到了干活的乐趣,她们眼神也比以前亮堂了,笑容也多了,我心里也舒坦……”说话间,魏耀斌的目光追随着院子里忙碌的女儿们,黝黑的脸上漾开了久违的、踏实的笑容。

作为政协委员,徐军积极参加自治区政协组织开展的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我将持续跟踪魏耀斌家的养殖情况,帮助他们打通销售渠道,确保这份‘庭院经济’能真正带来稳定收入。”徐军说。

帮助魏耀斌家找到增加收入来源只是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步。近期,平峰镇卫生院对魏耀斌家常态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服务,落实“敲门服务”及邻里照护项目,切实解决他们一家人的就医用药难题。李岔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对他们家的厨房、洗澡间、杂物间及院墙进行了修缮,将室内的墙面重新粉刷,贴心地送上床单被褥等生活物资。李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也主动前来,帮助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

从自治区政协的暖心关怀,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精准帮扶,再到村里干部群众的热心相助,每一份力量都汇聚成照亮魏耀斌一家生活的光,让他们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底气。“我们将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同时通过积极培育庭院经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帮助困难家庭拓宽收入来源,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与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平峰镇党委书记苏玉军说。

--> 2025-08-0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4766.html 1 助力困难群众过上有尊严有奔头的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