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瑞利) “以前给车充电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充,太方便了。”8月2日,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建设巷社区银巴小区居民杨光学看着楼下崭新的充电桩,难掩笑意。杨光学告诉记者,这处刚投用的智能充电区域,是社区联合物业破解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的最新成果。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居民充电需求日益增长,建设巷社区下辖的银巴小区因缺乏配套充电设施,居民“充电难”成了普遍困扰。今年以来,建设巷社区将这一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联合宁夏鑫盛物业公司主动施策:通过走访调研、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最终,居民张风祥提出的“在2B号楼前规划停车区并增设充电桩”建议获一致通过。
方案确定后,社区迅速联动电力公司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综合考虑用电负荷、停车便利性等因素,将2B号楼前停车位改造成8个智能充电车位,配套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智能充电设备及消防器材。“新建的充电桩支持扫码支付、充满自停等功能,安全又智能。”建设巷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将定期对充电桩进行安全检查,物业负责日常维护,确保居民使用无忧。
“此次充电桩建设,是建设巷社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社区将持续依托‘党建+议事’机制,以‘多元共治’模式推进社区治理,通过精准化服务与智慧化赋能,系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区。”建设巷社区党委书记李喜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