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2025乡村教师科教赋能计划”顺利结营。来自宁夏、贵州、云南等地的26名骨干乡村教师满载着前沿科教理念与创新实践成果,与项目发起单位、教育界嘉宾共同见证这场赋能之旅的丰硕收获。
“2025乡村教师科教赋能计划”由上海科技馆、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主办,上海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宁夏民进企业家联谊会、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等联合主办。该计划旨在遵照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助力破解乡村地区科学教育面临的师资不足、理念滞后、实践条件薄弱等难题。项目创新采用“深度培育骨干+线上普惠覆盖”的立体模式,每年精准遴选约30名优秀乡村教师赴上海进行高质量深度研修,未来还将配套线上课程,年均覆盖超10万人次乡村教师。
本次研修聚焦核心教学能力提升,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等资源强化课程设计与实践操作(如风力发电塔模型制作等);通过实地参访体验,拓展科技视野与产业认知。项目注重成果转化,推动学员返校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辐射先进理念与方法,激发乡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乡村科学教育质量,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钟黎安高度肯定了培训中大家运用真实教育案例所进行的探索,并强调,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动手验证、反思改进”这四步科学实践方法带回乡村课堂至关重要,即便是旧木板、铜线等简易材料,也能引导孩子们开启“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旅程。
暑期培训班班主任、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教育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王荟晴系统回顾了为期9天的培训历程。陈应胜、李秀芳、阴菲分别代表贵州、云南与宁夏参训教师分享学习成果。他们决心将项目化教学、互动探究等新方法带回乡村课堂,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兴趣,践行“万物皆可研究”的理念,并对乡村科教的未来充满信心,传递出教师们“改变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
何培新理事长代表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发言,他表示,基金会将继续搭建公益平台,支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让科学的种子在万千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李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