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邓 蕾 刘 媛 见习记者 李晨雨
7月15日19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完成在宁夏六盘山干部学院的培训任务,启程返京。临行前,固原市政府与固原市人民医院向专家团队赠送了两面锦旗。锦旗上,“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光 专业匠心谱写人间大爱”“千里共叙京宁情 携手同心绘新图”的烫金大字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既浓缩了固原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感恩,更定格了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协作温情瞬间。
当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深入固原市人民医院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在为当地百姓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专家们倾囊相授,通过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前沿临床经验,帮助固原市人民医院240名医护人员在实战中提升诊疗思路,为当地医疗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患者曾做过剖宫产手术,目前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后第3天,恢复状况良好。”在固原市人民医院妇科病房中,该院主治医师王媛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专家王世军介绍39岁患者马桂兰的病情。
王世军俯身检查伤口,细声询问:“伤口还疼吗?翻身时动作一定要轻些。”这一细腻的问诊方式,让身旁的年轻医生们默默记在心中。
回到科室办公室,一场“即查即教”的实战课随即展开。“医生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写病历,内容要言简意赅,20字内说清核心,既保留患者原话内容,又用规范术语提炼。”王世军指着病历本现场示范。
“妇科常见的肉瘤有哪些?”王世军询问王媛。“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王媛立即回答道。“那两者的治疗有什么区别呢?”这个追问让办公室瞬间安静,王世军进一步讲解,平滑肌肉瘤可保留卵巢,间质肉瘤则不行;后者与激素相关,高级别恶性程度极高,这些鉴别点,直接决定手术方案。
一问一答间,这些珍贵的临床知识点如细流渗透,悄悄融进当地医护人员的专业储备中。而这样“见缝插针”的现场教学,正在各科室同步展开。
神经内科办公室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秦琪围绕认知障碍疾病诊疗,从诊疗流程、临床资料收集规范、神经心理评估等内容开展专题讲座,让医护人员学到更系统化的诊断思路、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及个体化的干预策略,为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
骨科科室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临床专家王玮结合诊疗案例,为医护人员详解“镜下融合”技术操作要点。“把北京的临床经验揉进固原的病例里,听一遍就懂了。”固原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张志合上记满要点的笔记本,语气里满是感慨。专家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把先进技术嫁接到本地实际的“方法论”。
对于固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科主治医师王全贵来说,这次现场教学更是“二次充电”。“2017年到2018年,我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进修的一年,是我从‘会看病’到‘能看精’的转折点。”王全贵告诉记者,那时他跟着带教老师参与了30多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讨论,才摸清了这类疾病的诊疗规律。此次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孙婉玲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讲座让他收获颇丰,当年进修打下的基础,今天在专家讲座里又长出了“新枝芽”。
专家团队通过典型病例讨论、前沿技术演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授课,为医务人员带来了一场具有全新专业视角与启发的知识盛宴。
座谈交流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与固原市人民医院班子成员坐在一起,围绕推进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疾病中心的学科建设、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神经疾病诊疗精度与科研创新能力等内容展开讨论,明确未来协同发展方向,共绘长效合作蓝图。这场深度对话,为两地医疗协作锚定了清晰坐标。
交流的余温尚未散尽,出发的时刻已悄然来临。短短4天时间,六盘山这片红色热土的奋斗精神、生态净土的本真之美,以及淳朴热忱的乡土气息都让专家团队难以割舍。他们深深眷恋这里,更盼着日后能再来,重续这份特殊的缘分。“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斗精神更让我们深受触动。”“宁夏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惊喜,人杰地灵,大家都说退休了要来这儿康养。”“来宁夏一定要‘尝一口羊肉、饮一杯红酒’,才能算读懂这片土地的醇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我们会常来,与固原同行们交流经验共同成长,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字里行间,是对行程的感念,更蕴藏着对未来的笃定。
与此同时,固原市人民医院的会议室内,领导班子围坐桌前,将专家们在义诊中提点的诊疗细节、科室建设中指出的改进方向、人才培养上给出的具体路径,一一梳理成清单,又对照清单细化出学科提升的“施工图”。那些带着温度的建议,正从纸面落到实处,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埋进固原医疗发展的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