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感悟思想魅力 践行文化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心得

杨 浣

读完《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我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探索出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两个结合"的理论,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土地上的鲜活生命力。

所谓“两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拼凑,而是深度融合。比如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文物专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修复千年壁画,这既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也是用当代技术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再比如西北各民族共享的“花儿”,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后吸引了年轻群体,这种“老歌新唱”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对话,让我们的文化更有底气。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继承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又结合了现代生态学原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传统“民惟邦本”的思想一脉相承。这种文化自信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有历史根基、有现实成果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文化力量。看到宁夏水利博物馆用VR技术再现古代劳动人民兴修水利工程的生活场景,这种"让文物说话"的方式,比单纯的文字介绍生动得多。吴忠市的移民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影像记录了西海固群众搬迁后的奋斗故事,这种“身边的历史”特别能打动人。

书中提到中华文明有五个突出特性,一是连续性、二是创新性、三是统一性、四是包容性、五是和平性。这些特性在宁夏体现得很明显。比如中卫的高庙建筑,融合了儒释道三家风格,就是包容性的生动写照;同心县的红色文化,从红军西征到脱贫攻坚,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非遗传承活动,给孩子们讲讲家乡的美丽传说;旅游时多了解当地文化,而不是只拍照打卡。这些点滴行动,都是在为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总之,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精气神。无论是银川鼓楼前的广场舞,还是家家户户关注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模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盏文化明灯就会越烧越旺。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委员)

--> 2025-07-23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心得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4202.html 1 感悟思想魅力 践行文化自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