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粮食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发展和安全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为做好粮食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一)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
(二)关于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
(三)关于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四)关于做好粮食储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要管好用好储备粮,这是保百姓饭碗的粮食,不能平时老说库盈囤满,真到急用时却拿不出来”;“我国地域广阔,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多储一点、多花一点钱,安全系数高一点是必要的,但也要讲性价比、讲效率效益”。
从这些重要论述中,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远的战略眼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真挚的为民情怀。根据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了1.4万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了21连丰,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是国际公认400公斤安全标准线的1.25倍。口粮(主要是稻谷和小麦)长期以来自给率超过95%,谷物不包括大豆的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可以说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对涉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重大问题作出制度性安排,一些深层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动解决。
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对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202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审议通过,为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的明确要求。
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聚焦“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和打好“六个攻坚战”,扎实履行为国管粮核心职能,持续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储备粮在地监管主体责任,为助推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粮储力量。
(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