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邓 蕾 刘 媛 见习记者 李晨雨
7月15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固原大地,固原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已排起长队。来自西吉、彭阳、隆德等县区的患者们,手拿病历和化验单,眼神里满是期盼,翘首等待这场名医云集的义诊。他们中的许多人,凌晨就已踏上路途,只为能让首都来的行业顶尖医疗专家好好看看病。
当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在固原市人民医院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声名远扬,团队成员都是国内顶尖专家、各科室精英骨干,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不少专家还参与过国家级重大医疗项目和疑难病症攻关。
8时许,固原市人民医院分诊台前,医护人员有序引导患者取号,固原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丽穿梭在人群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手里的号源已所剩无几。“北京专家来一趟不容易,我们的医生提前和患者进行了沟通,该做的检查提前弄利索,就是想让大家少跑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
“1个月前得知北京专家义诊的消息,我们就发动各乡镇卫生院摸排登记,专门挑选那些疑难病症患者,每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带着五六名患者,从挂号到候诊全程陪伴,就怕耽误了北京专家的时间。”导医台前,西吉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冯良斌告诉记者,他这次带着60名患者等待专家义诊,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8时30分,大厅的诊台一字排开,专家们坐在一起,忙碌的身影在晨光里连成一片温暖的风景。
“医生,我妈2年前做了胃癌手术,这阵子总说夜里心口发紧,睡不安稳,您给瞧瞧。”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翟惠虹的诊台前,西吉县平峰镇的牛瑞挽着母亲的胳膊焦急地说。
接过病历,翟惠虹仔细翻阅手术记录和复查报告后,轻轻按压老人上腹部,一边询问疼痛程度,一边观察老人反应。“术后这几年,吃饭怎么样?有没有反酸、腹胀的情况?”翟惠虹的声音温和又耐心,每一个问题都问得格外细致。
“从目前情况看,术后恢复得还算稳定,心口不舒服可能跟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不用太担心。”经过仔细问诊和检查,翟惠虹为老人开了调理胃肠功能的药物,还标注了具体服用剂量和时间,并告知老人3个月后做胃镜复查,如果这期间有不舒服,随时去医院就诊。
牛瑞接过处方单,扶着母亲站起身连连道谢:“太感谢您了,翟主任,您这么一说,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您不仅给开了药,还说得这么详细,真是遇到好专家了。”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张钰聪的诊台前,63岁的王克科双手捧着一沓病历递给专家。常年的庄稼劳作,让他的手指关节布满老茧,病历本的边角也被磨得卷了起来。“前几年心脏搭过桥,这阵儿一到地里干活,稍微一用劲,气都喘不匀实。”他的话语里带着浓浓的固原方言,张钰聪一时没完全听清,旁边的陪诊医生赶紧轻声解释。
张钰聪是国内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佼佼者,尤其在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康复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她的目光立刻落在检查报告上,仔细查看并询问术后恢复情况后,温和地告诉老人:“心电彩超和检查报告都好着呢,药继续吃上,定期做好复查,少盐少油,不要有思想压力。”谆谆叮嘱像一股暖流,让王克科心里踏实不少,他连连点头道谢。
义诊之际,这样的温情时刻比比皆是。医者之仁心,患者之释然,在方寸诊台间交织,化作缕缕暖意,流转不息。
候诊长队渐短,近3个小时的义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始终耐心接诊。他们俯身倾听患者诉求,细解病情时放缓语速,遇方言便反复沟通;碰疑难杂症会认真研讨,转身又温和作答,精准诊断外,更有细致叮嘱,那些带着温度的医嘱,如六盘山春阳,给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让他们看到了康复的曙光。而这场义诊,也如同一股活水,为当地医院注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与前沿的服务理念,为基层医疗发展播下充满活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