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山与海的对话 见证闽宁“金沙滩”的震撼

——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暑期干部教师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小记③

本报记者 孙振星 见习记者 李晨雨

7月18日,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暑期干部教师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宁夏六盘山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专程前往永宁县闽宁镇,实地感受从“干沙滩”蝶变为“金沙滩”的转变。

闽宁新貌展示中心成为学员们认识这片土地的起点。踏入展示中心,巨幅今昔对比照片吸引学员们的视线:昔日的飞沙走石、地瘠民贫,与今日的屋舍俨然、产业兴旺,形成了鲜明对照。讲解员的声音清晰有力:“从1997年福建宁夏两省区共同决策奠基,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闽宁村’的命名与持续关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山海携手的见证。”墙上密密麻麻的援建项目清单、福建挂职干部的名单与事迹,无声诉说着跨越千里的责任与深情。学员们在“时光隧道”里缓步前行,触摸着历史的温度。

“这些数据背后是滚烫的人生。”北京电影学院人文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米静在移民搬迁沙盘前驻足良久,她对记者说,“第一次知道闽宁镇,还是几年前观看电视剧《山海情》的时候。来到这里,仍然感到震撼与感动。从‘干沙滩’到‘金沙滩’,从贫瘠荒芜到产业兴旺,近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闽宁精神’的有力见证。站在这片热土上,我深刻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伟大力量,也被福建与宁夏跨越山海的协作情谊所打动。”

走进赵鸿文化大院,浓郁的西北风情扑面而来。这座由第一代移民赵鸿倾注心血打造的农家院落,俨然一座鲜活的移民博物馆。老式农具、泛黄的搬迁证明、斑驳的旧家具……每一件旧物都镌刻着背井离乡的艰辛与扎根新生的希望。

赵鸿,这位饱经风霜的汉子,用浓重的西海固口音,向围拢的教师们讲述起20多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冬天:“政府喊搬,开始谁不嘀咕?穷窝也是窝啊!可福建来的干部一趟趟跑,给我们看规划图,讲水电路通到家门口,讲平川地上能种活庄稼……心里那点怕,慢慢就化了。”他粗糙的手指抚过墙上老照片里乡亲们初到闽宁镇时迷茫又带着期盼的脸庞,“现在怎么样?嘿,娃娃们开着轿车去银川上班。这日子,当年在梦里都不敢想。”

“赵大叔讲述时,院子里安静极了,只有风掠过老物件的声音。”北京电影学员影像传媒学院教师李东翰动情地说,“他脸上每一条皱纹都是故事。没有宏大的口号,就是‘搬’‘怕’‘信’‘好’这几个最朴素的字眼,却比任何剧本台词都更有穿透力。这让我反思,我们教学生塑造人物,真正的生命力就蕴藏在这些泥土般真实的讲述里。”

参访的最后一站,是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立兰酒庄。一望无际的标准化葡萄园在阳光下泛着墨绿的光泽,现代化酿造车间里弥漫着醉人的酒香。酒庄负责人自豪地介绍,昔日的荒滩砾石,经科学改造,成为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得益于闽宁协作引进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海外。这紫色产业,是生态修复的典范,更是移民致富的‘金钥匙’。一个酒庄,就能带动周边数百移民稳定就业增收。”

穿行于恒温酒窖,抚摸着橡木桶,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兵陷入沉思。他说:“从展示馆的宏观战略,到文化大院的家国情怀,再到酒庄代表的产业振兴,闽宁镇提供了一个教科书级的‘可持续脱贫’样本。它证明,成功的协作不仅是输血,更是精准培育造血能力。葡萄酒产业的崛起,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我们理解乡村振兴的产业逻辑,提供了极其鲜活的案例。”他表示,这种将生态脆弱区劣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的智慧,值得深入研究和影像化呈现。

暮色为贺兰山镶上金边,大巴车载着沉甸甸的收获驶离闽宁镇。那片曾经被风沙主宰的“干沙滩”,如今在夕阳下闪耀着名副其实的“金沙滩”光芒。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成为镌刻在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伟大史诗中的精神坐标。

对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们而言,此行收获的远不止于田野素材。在赵鸿的讲述中,在立兰酒庄紫色的果实里,在展示馆泛黄的照片上,他们触摸到了时代变迁最真实的肌理与温度。这些鲜活的感知、深沉的感动,终将化为胶片上流动的光影,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奋斗精神最深沉有力的载体。

--> 2025-07-23 ——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暑期干部教师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小记③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4171.html 1 山与海的对话 见证闽宁“金沙滩”的震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