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今年5月我们结婚时选择降低彩礼,用节省出来的钱在县城开了家汽车维修店,妻子负责洗车,我负责维修,日子过得甜甜蜜蜜。”7月21日,海原县李俊乡村民田军说。
“海原县坚持把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施策、多措并举,推动婚嫁新风渐入人心。”海原县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海原县农村适龄青年结婚登记620对,其中“零彩礼”44对、“低彩礼”215对,占比达43.07%,8万元以上高额彩礼现象显著下降,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针对农村高额彩礼治理工作,海原县建立“半月分析、每月督查”机制,制定54个方面76条具体措施,确保责任落实。通过媒体发布倡议书、微视频等数百条,原创作品《彩礼风云》《乡俗》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风;举办“5·20”移风易俗集体婚礼,12对新人带头示范“为爱减负”;组织乡村干部、志愿者等走访适婚家庭6000余户,成功劝导多对家庭降低彩礼。史店乡米湾村樊继春夫妇在乡村两级干部劝导下,将彩礼从10万元降至6.6万元。
民政部门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设立辅导室调解矛盾,培训媒婆165人,为54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颁发光荣证;海原县团委组织7273名青年签订承诺书,组建18支监督员队伍,投入闽宁资金帮扶困难新婚家庭。红羊乡安堡村闫胜帝夫妇主动签订承诺书,将彩礼定为6万元,获评乡级榜样。
海原县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宣传引导,运用短视频、文化墙等载体扩大覆盖面;强化典型示范,开展巡回宣讲;完善监督机制,推行‘季度督查+群众评议’,探索婚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