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霞
近日,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春梅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探索与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吴忠市热线中心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春梅反映,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正逐步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吴忠市作为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发展潜力,探索并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定位,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服务,解决小农户生产中的技术、资金、市场等问题。”该社情民意信息呼吁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服务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服务托管项目。建议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服务托管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营。加强区域间、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服务托管主体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吴忠市热线中心在答复中反馈,截至去年底,吴忠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共有353个,着力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通过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农户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不增加任何投入、不从事田间劳动的情况下,实现了由自己种地到监管种植的转变,形成了既不流转土地经营权,又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满足了一些农户继续从事家庭经营的愿望,同时让农户分享到规模经营的收益,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丰富了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吴忠市将建立完善长效激励、投入机制,在资金、政策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政府购买托管服务的范围和支持力度,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项目支持范围,从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建立奖励机制,对示范带动作用强、发挥效益明显的农机合作社或作业公司给予奖励,优先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新技术推广、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资金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并给予重点支持。
“我们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纽带作用,注重培养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村,收集有托管意愿的小农户信息,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帮农户省钱、帮农户赚钱、让农户过上美好生活。”吴忠市热线中心在答复中反馈,将围绕解决农民老龄化、农地碎片化、农业低效化等突出问题,每个乡(镇)优选1个至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全乡(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源,集聚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村集体居间协调作用,做服务组织和农户的“牵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