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随着“银发浪潮”加速到来,如何让老年人享有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
5月,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启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专题调研,组织委员深入银川、石嘴山、固原三市的养老服务机构,全面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在广泛收集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后,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协商报告》(讨论稿)。
6月10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协商报告(讨论稿)作了说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民政厅等5个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流,为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集智聚力,会议共收集48条意见建议,为完善我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锚定痛点堵点开展精准调研
为做好调研前准备,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结合委员读书活动,为调研组成员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相关文件并组织学习,并在5月6日召开的专题协商启动会上,特别邀请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帮助委员知情明政,研究部署调研协商工作。
随后,一场覆盖银川、石嘴山、固原三市12个社区村镇及8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实地调研全面展开,同步在政协“履职通”App开展网络议政,全方位、多渠道收集一手信息。
“院里智慧养老设备的使用率怎么样?老人和家属反馈如何?”“日常康复护理能覆盖多少失能半失能老人?”5月8日,调研组走进灵武市第二敬老院,参观了老人们居住的房间、餐厅、活动室、医疗康复室等区域,“零距离”了解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情况,了解敬老院在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智慧养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情况。
调研组还前往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金凤区民生花园、通福家园,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怡祥苑社区、幸福颐养院等地,实地调研智慧养老工作。
5月26日至28日,调研组深入原州区、隆德县、彭阳县等地,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村里的老饭桌一天开几餐?饭菜能满足老人需求吗?”“适老化改造申请流程复杂吗?补贴能否及时到位?”通过面对面交流,委员们详细了解居家养老政策落实、设施建设、服务供给、适老化改造等工作情况,发现部分农村老饭桌存在运营资金紧张、偏远地区适老化改造覆盖率较低等问题。调研组认真记录,并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在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委员们实地考察了当地农村养老工作开展情况。李士村通过党组织牵头,发动村内力量互助互济,已初步构建起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让不少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但委员们发现,在资源整合、需求精准对接、家庭责任落实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经过多日的深入调研,委员们了解到,目前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软件跟不上硬件、供给跟不上需求、产业发展滞后、合力不足”等问题。调研组建议,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培育专业化、连锁化社会服务组织,强化养老专业技能人员培训;加快适老化改造进程,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为更好地总结此次调研成效,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进一步整合调研素材,广泛吸纳委员意见建议,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专题协商 破解发展难题
如何做好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让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6月10日,自治区政协召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专题协商会,自治区政协委员和自治区民政、人社、住建、卫健等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居家养老中的堵点难点深入探讨,寻找破解之道。
“当前我区农村养老还存在设施投入不足、邻里互助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自治区政协常委马英建议,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动员低龄健康老人、留守妇女等群体,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家门口”的照料服务。
自治区政协常委王晓兵针对养老行业人才短缺问题,建议建立职业等级认证与薪酬挂钩机制,为护理人员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合理的经济回报。
自治区政协委员闫学刚则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提出依托职业院校建设养老服务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定向输送专业人才。
与会部门负责同志对委员的建议作出积极回应。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张进军表示,此次居家养老调研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帮助民政部门精准把握了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核心问题,更为下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委员提出的“建立护理员职业等级与薪酬挂钩制度,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建议,张进军表示,在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评定方面,自治区民政厅联合自治区人社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单独序列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体系,并打通晋升通道,
构筑起养老服务领域技能、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全口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自治区政协常委杜勇就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强调要重点关注农村和兜底养老服务。她建议,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的涉老数据融合应用,建设全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通过政协委员的充分讨论、专家的专业指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务实交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协商报告》(讨论稿)不断充实完善,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
“建议尽快出台我区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全区养老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实施方案。”
“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压缩合并布局不合理的农村老饭桌,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发展均衡化和城乡一体化。”
“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分层开发产品和服务,推动‘银发经济’逐渐从单一形态转向‘养老、为老、适老、享老’的多元发展新格局。”
……
此次专题协商形成的成果,既凝结着政协委员的智慧灼见,也承载着广大群众对优质养老的热切期盼。这些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将为我区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重要借鉴,助力推动养老服务从“老有所养”的基础保障,向“老有颐养”的品质提升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