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 敏) 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作为全国第二批、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试点省份,宁夏此次试点工作聚焦社会关注度高、职业伤害风险较高的出行、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行业,将滴滴出行、美团、货拉拉等10家规模较大的平台企业纳入首批试点范围。
作为宁夏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民生实事内容,此次试点旨在通过分行业先行试点解决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问题。根据规划,试点将在三年时间内分步骤扩大范围,逐步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政策层面,宁夏出台实施办法、委托承办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保障路径:按照“灵活缴费、广覆盖、保基本”原则,要求平台企业以订单为核心如实申报、及时缴费,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缴费标准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则,将职业伤害保障基金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行业每单缴费基准额分别为0.01元、0.07元、0.18元;创新按单计费、实名登记及商保承办模式,探索建立适应平台企业特点的经办服务模式。
服务优化上,试点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承办”模式,对参保征缴、伤害确认等全流程进行规范;将职业伤害确认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推行“7+7”模式,将事实清楚的事项和零星医疗报销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平台企业在App设“一键报案”功能直连全国信息平台,宁夏本地平台对接多部门数据,实现参保登记、订单核验、待遇申领“一网通办”。
此次试点的启动为平台经济与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双重支撑,其探索经验将为西北乃至全国提供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