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术后的那抹笑是手机里最珍贵的“内存”

——来自2025“宁夏微笑行动”活动现场的报道⑥

本报记者 马 敏 王 茜 罗 鸣

“感谢李医生,孩子的手术非常成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的病房里,患者家属陈先生向河南省第二慈善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李盼表达心中的感谢。

陈先生的女儿欣欣刚满3岁,是一名唇腭裂患儿。两年前,在西安交大口腔医院成功完成了一期手术,面貌得到了部分恢复。正当陈先生为欣欣的第二次手术费发愁时,听到了“‘微笑行动’来宁夏不花一分钱,就能为孩子做手术”的好消息,便立即从原州区赶往银川。

“每一次手术后,让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看到唇腭裂患儿治愈后的笑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盼说。唇腭裂是当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平均每出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群众对产前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经济条件困难,没有能力支付唇腭裂手术费用,使得一些唇腭裂患儿因得不到救治,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而“微笑行动”公益项目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重拾自信。

“大学毕业初出茅庐时,我以为医生的价值在于攻克疑难杂症,但看到唇腭裂患儿修复后,第一次清晰叫出‘妈妈’,我才明白,医学的温度藏在那些具体的笑容里。”李盼说。那时的她,未曾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与一群特殊的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她第一次在手术室里看到唇腭裂患儿术后绽放的笑容时,便照亮了她此后的从医路。

李盼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在2017年便成为“微笑行动”的志愿者,从此她的行医版图从医院诊室延伸至偏远山区的义诊现场。只要是休假时间,她都会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义诊。“微笑行动”每次抵达一个地方,她平均每天都要进行5至6台手术,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且连续四五天。

但在李盼看来,尽己所能地帮助唇腭裂患儿恢复笑容,重获自信,是她参与“微笑行动”的意义所在。“微笑行动”的价值从来都是双向的,自己也在一次次的情感互动、在持续的专业实践中收获力量和成就感。而给予唇腭裂患儿的,不仅是简单的“缝补”,更多的是传递给他们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惠及一生的健康行为。

在李盼的成长轨迹里刻满了对专业的极致追求,她的手机相册里存着上千张患者照片和视频:贵州2岁患儿术后第一次清晰说话的视频;云南8岁女孩术后3个月在电话里清脆的笑声;宁夏3岁的欣欣术后对着镜子露出腼腆的笑容……这些影像始终是她手机里最珍贵的“内存”。

守望生命,守护微笑,是每一名“微笑行动”专家医疗团队心中坚定的信念,专家团队携手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唇腭裂患儿带来自信和微笑。

--> 2025-07-09 ——来自2025“宁夏微笑行动”活动现场的报道⑥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3611.html 1 术后的那抹笑是手机里最珍贵的“内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