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文/图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直播电商+”,鼓励各市(县)加强与直播电商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孵化了一批网红达人、培育了一批品牌直播间、建设了一批直播电商基地,提升了农产品上行能力,使全区优质农产品叫得更响、走得更远、卖得更好。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梁万荣提交《关于直播电商赋能我区农产品上行的提案》,指出受制于时令消费、非标品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上行存在大量的规模不经济环节,对直播电商平台来讲,当前农产品上行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最先一公里”的备货集货。
提案建议,鼓励各市(县)结合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做好县域物流集散节点和城乡冷链物流体系规划,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仓储批销基地。加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招商引资选资力度,在村头乡尾建设更多农产品初加工车间,强化县域农产品初加工和分级包装能力建设,积极培养一批本土农产品分级包装服务商,与各大直播电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初级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加工上行水平,把加工收益更多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冷链物流资源下沉,采取差别化供地保障、差别化电价补贴等机制,促进冷链资源在田头布局,持续推进“数字供销”示范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到“管不管用”,再到“好不好、优不优”的升级管理,让冷链物流仓储真正用得上用得好,服务于各市优势特色农产品集货上行。
提案还建议,将直播技能纳入在校大学生课程体系,并重点针对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等,组织各类培训,围绕培育壮大农产品网货品牌、农产品电商运营管理、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互联网+”农村电商品牌战略等内容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