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擦亮塞上江南“红宝石”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枸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梁 静 孙振星 李 莹 罗 鸣

枸杞是宁夏的“红色名片”“地域符号”,枸杞产业是我区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标志性产业。当前,我区现代枸杞产业正朝着种植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市场品牌化、产业形态一体化方向发展,做好现代枸杞产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宁夏人的责任和使命。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闫亚美、潘嘉钰、郭嘉围绕我区枸杞原浆产业健康发展、药用枸杞地方标准、创新枸杞品类细分等多角度,提交提案并积极建言。

推动枸杞产业深度健康发展

“枸杞原浆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枸杞加工产品形式,随着枸杞加工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量增加,枸杞原浆产业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自治区政协委员闫亚美在《关于推动枸杞原浆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中提到,目前,枸杞原浆已经成为诸多枸杞加工企业的主体产品。

“从‘吃’枸杞到‘喝’枸杞,枸杞原浆不仅保留了枸杞鲜果的营养与风味,产品形态的创新也大大释放了市场消费潜能,消费群体广,产品接受度高。”闫亚美说。但在调研中发现,枸杞原浆产品依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悬殊,缺少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闫亚美建议,要加快推进枸杞原浆标准的制修订进程,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依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制修订具有先进性、适用性、便捷性和专属性的枸杞原浆功效成分、气味成分及色泽指标等分析评价标准,构建非干果复水枸杞原浆质量标准体系。要加强枸杞原浆产业科技攻关,系统深入开展枸杞发挥大健康作用的深层次机制的创新性研究和活性成分挖掘、利用技术与功能性产品研发。“应加大枸杞原浆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发布质量标准,严厉查处掺兑、掺假、以次充好以及混淆、虚假宣传等生产经营行为。”闫亚美说。应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并予以通报。

自治区政协委员潘嘉钰在提交的《关于推进枸杞融入健康现代生活的提案》中建议,强化食药联合,推动枸杞企业与中医药机构、高校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宁夏枸杞的市场需求。全面规范枸杞检测方法和标准,不断强化宁夏枸杞安全性的各项标准,推动达成行业共识,以公开、权威的标准,推动我区枸杞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护航健康现代生活。

加快制定宁夏药用枸杞地方标准

枸杞是药食同源的上品中药材,宁夏枸杞药用价值最具优势。近年来,随着枸杞药用价值的显现,市场对宁夏药用枸杞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宁夏药用枸杞在质量、成分、检测等方面缺乏统一且针对性强的地方标准,这给产业发展带来诸多阻碍。为此,自治区政协委员郭嘉提交《关于加快制定宁夏药用枸杞地方标准的提案》,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宁夏本地的科研院校、枸杞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权威的质量检测机构等,共同组建宁夏药用枸杞地方标准制定团队。

“这些单位和机构在枸杞种植、药理研究、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郭嘉说,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DNA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确定宁夏药用枸杞的核心产区范围,建立产地溯源体系,确保产品来源真实可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宁夏药用枸杞的色泽、大小、形状等外观形态、内在品质以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详细规定,制定严格的质量分级标准。规范宁夏药用枸杞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包括抽样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数据分析处理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标准制定完成后,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枸杞种植户、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监管部门等进行广泛宣传和培训,使各方充分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提高标准的执行力。”郭嘉建议,要加强对宁夏药用枸杞地方标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宁夏药用枸杞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要建立地方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标准始终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创新枸杞品类驱动细分市场消费

枸杞作为我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保健食品之一,功效丰富多元,被大众广泛知晓,其衍生品类广谱性和知名度也颇高,受众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场景,长期处于各类养生产品市场消费前列。

然而,作为百亿级产业,随着枸杞品类不断创新多元,细分市场消费端却不足预期。潘嘉钰提交《创新枸杞品类驱动细分市场消费的提案》,建议规范创新产品标准,促进打造破圈新品;建多元消费场景,提升创新产品优势;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应依托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总结规范统一我区枸杞创新产品标准,以单点撬动全盘,推动建立细分市场标准,从而引领龙头企业以某个单品先锋/某系列产品为核心,加大产品创新投入,融合更多的消费场景打造广大消费者能了解、且持续购买的枸杞火锅底料、枸杞冰激凌、零糖枸杞果汁饮料等‘爆款产品’,从而激发品类消费,重新塑造顾客对枸杞的认知。”潘嘉钰建议,结合2025年各级政府促进消费政策引导,借助大型活动平台载体,塑造多元化枸杞创新产品消费场景。鼓励枸杞企业整合资源力量,打造“更加应景、更接地气”的创新枸杞新品,突破枸杞的单一、小众市场定位,摆脱“枸杞=农产品”的认知现状。

潘嘉钰还建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质枸杞品牌,鼓励企业发挥优势作用和独特价值,推动我区枸杞龙头企业从“产业名片”到“城市名片”的升级。以龙头企业势能拉升产业利润空间,推动打造枸杞破圈新品,避免内卷和价格战。鼓励企业办展、办会、参展、参会,有针对性、目标性和差异性地开展企业品宣+城市品牌推介,开拓销售渠道。

--> 2025-07-08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枸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3565.html 1 擦亮塞上江南“红宝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