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霞
日前,走进兴庆区大新镇燕乐园社区,斑驳的居民楼与崭新的银灰色电梯形成鲜明对比,楼道里的防滑垫上散发着新品的光泽。这个老龄化程度超30%的社区,正经历着一场由老旧小区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引发的幸福变革。
走进为民代办点,已是耄耋之年的程大爷坐着轮椅轻松抵达二楼办事窗口。“以前爬三层楼要歇3次,现在有了电梯,按个按钮就上来了。”程大爷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这台去年10月启动加装、历时数月落成的电梯,不仅是金属框架与玻璃幕墙的组合,更是社区破解“爬楼难”的智慧结晶。从召开32场居民议事会收集意见,到协调住建、规划等部门解决技术难题,再到建立“居民自筹+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多元筹资模式,每一步都凝聚着社区工作者的心血。
与电梯同样温暖人心的,是遍布社区的居家无障碍改造工程。推开视障患者李志廷的家门,卫生间里的防滑地砖与定制扶手格外醒目。“以前洗澡全靠老伴,现在自己就能解决。”李志廷一边摸索着扶手,一边高兴地说。燕乐园社区联合专业机构,为127户特殊家庭进行“一户一策”改造;为失能老人加装电动升降马桶,为肢体残疾居民拓宽门框,在浴室安装智能感应夜灯……这些改造细节,如同细密的针脚,织就起安全与尊严的生活保障网。
一键呼救胸牌、生命体征监测仪、沐浴椅……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机床厂社区被选为西夏区“智慧化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后,辖区为孤寡、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配备适老化改造设施设备,让老年人不再“碰壁”。“我戴的电子手环,可以随时监测心率、血氧等指标,孩子也能放心上班了。”这些具有科技感的适老产品,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便捷,也令养老服务更有质感。
“这个扶手安装得太好了,以后我不在家时也不用担心老妈上卫生间跌倒了,感谢党给残疾人带来的便利。”家住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南环社区的张女士面对家中新增的无障碍设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南环社区联合永宁县残联聚焦残疾人生活难题,精准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工程,包括更换卫生间马桶、加装暖风装置、更新卧室灯具及安装安全扶手等,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改造不是终点,而是服务升级的起点。”这场无障碍改造,更催生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通过改造过程中的居民协商,原本陌生的邻里变得熟络,议事会制度也从加装电梯延伸到垃圾分类、绿化维护等日常事务。“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社区真正成了大家的家。”
从“出行难”到“出行便”,从“生活愁”到“生活美”,银川市老旧社区无障碍蝶变,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基层治理理念的革新。当“幸福梯”承载着居民的期待平稳运行,当居家改造让生活重燃希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民生工程的温度,更是一座城市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未来,随着更多老旧社区加入无障碍改造行列,这份温暖与便利,将如春风化雨,浸润更多居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