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数字之光点亮“视”界 共享共融美好生活

——宁夏首度登上联合国亚太论坛讲述数字助盲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束 蓉

“现在是绿灯,可放心通行。”近日,视障人士小玉在银川首条智能导盲公交线路和首个智能助盲过街音响设备的辅助下,走出家门,穿过马路,安全顺利地来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坐上了103路公交车。这是自治区残联与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合作,通过数字赋能残疾人生活、出行及就业的一个生动场景,也是宁夏创新助残的缩影。

不仅如此,宁夏还将数字技术扩展到文化成果应用等方面,让偏远山区的视障人士也能共享数字文化成果……

从打造市区智能导盲公交线路到建立无障碍文化数据库,今年6月上旬,作为中国唯一省级代表,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一行4人受邀参加联合国“亚太地区数字化转型和残疾人工作的未来论坛”,专题推介、系统展示宁夏数字助盲创新成果,获得与会46国代表高度评价,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亚太地区残障人士数字化转型的务实样本”。

宁夏助残的新故事缘何讲到了全世界?

这还要从去年4月说起。受中国残联委托,自治区残联承接了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数字化助盲项目。经过1年的努力,自治区残联与中国电信宁夏分公司合作,并争取到中国广电宁夏分公司、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宁夏大学、银川公交公司等多方支持,通过“智慧残联”系统、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打造“终端设备+智能应用+场景覆盖”,赋能视障人士出行、生活与就业,助力残疾人更好融入数字社会。

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内电子标识、蓝牙音箱与手持终端App配合,可精准帮助视障人士行至各个功能区,便捷地享受数字化室内导航服务。

在宁夏的各级图书馆,32个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为视障群体免费提供有声听书设备和资源;联合中国广电合作搭建“宁夏爱心阳光无障碍电视云平台”,为视障群体免费提供238部无障碍“有声电影”;组织视障人士无障碍观影,用耳朵“观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现场反响热烈……

“有了数字设备的帮助,我们就有了‘眼’、有了‘脚’,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了。”这成为小玉和多数残疾朋友的共同心声。

“截至今年5月,宁夏圆满完成该项目明确的各项主要任务。”自治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自治区残联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无障碍畅享行动实施方案》、科技助残等政策性文件,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网站完成无障碍改造,提升宁夏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App等平台的无障碍服务功能,投入上千万元建设“智慧残联”系统和服务平台,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让数字化无障碍产品走进更多家庭。

数字助盲是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自治区残联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无障碍优化长效机制,持续深化“5G+AI”技术应用,推动信息无障碍服务向农村延伸,助力残障群体全面融入数字社会,共融共享信息无障碍美好生活。

--> 2025-06-23 ——宁夏首度登上联合国亚太论坛讲述数字助盲创新实践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2916.html 1 数字之光点亮“视”界 共享共融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