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西吉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情况,推动全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自治区政协2025年协商计划,近期,西吉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应对人口变化趋势 促进我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主题,对全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情况开展专题协商调研。
调研中,委员们先后深入西吉县硝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西吉县第六小学、西吉县第五中学等学校,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了解到,西吉现有中小学校(园)419所,现有在校学生70069人。为应对人口变化,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工作,该县以“小学向乡镇和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多措并举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保障幼儿园学位供给”的总体思路,一乡一案、一校一策,积极稳妥实施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工作。统筹考虑城区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学位,科学划定城乡中小学校招生片区,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规范招生秩序和学籍管理,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加快教师学科结构调整,满足课程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调研中,我们也看到城乡办学条件还存在一定差距。优质年轻教师下乡意愿低,县城、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拥有45岁以下教师占比分别为59.67%、46.38%,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分别为82.16%、73.51%。从人口发展规律来看,除极少数乡镇常住人口正增长且有学生返流现象外,大部分乡镇学龄人口呈逐年下降态势。”西吉县政协委员韩岁利建议,根据西吉县未来人口变化趋势,以“小学向乡镇和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多措并举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保障幼儿园学位供给”的总体思路,一乡一案、一校一策,按照村落布局,优先就近整合保留一部分村小,利用3年至5年时间有序整合乡镇教学点、村小、薄弱初中。对整合学校教师,根据教师的年龄、教龄、学科等因素,实施分类调配。要加强县城学校、乡镇中心小学等长久保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西吉县政协委员姚建生表示,按现行教师配置情况,小规模学校教师总量已满编制甚至超编,却无法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只能依赖轮岗教师或在线课程共享等途径补齐音体美课程开设的短板。此外,寄宿生逐步低龄化,教师日常教学管理难度加大。他建议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育共同体和学前教育集团园,建立优质资源跨区域线上线下流动机制,辐射带动城乡学校、幼儿园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
调研中,委员们还了解到,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道德与法治、特殊教育等学科教师紧缺;学校专职校医、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短缺;教师老龄化严重。
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建议,根据各学段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学历和任教资格提升计划,通过培训增强跨学科教学能力,推动教师专业能力从单一学科向复合型发展。强化落实统筹投入主体责任,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投资相结合,优化财政经费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学校建设资金。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加强对学校布局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工作的督导评估,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