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用汗水与执着谱写激昂的新时代“牧牛曲”

——访“自治区劳动模范”、海原县政协委员李贵苍

本报记者 梁 静 孙振星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自治区劳动模范”、海原县政协委员、海原县海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贵苍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农户聚合到一起,成立肉牛产业发展共同体,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共同致富路,用汗水与执着谱写了一曲激昂的新时代“牧牛曲”。

投身乡村舞台 找准致富路子

李贵苍曾经在广州打拼16年,当过翻译,开过外贸公司。2014年,他重返家乡创业。回忆创业之初,李贵苍说:“国家对‘三农’领域的重视和政策优惠,让我看到了希望,所以我决定回乡创业,在‘三农’领域凭借努力闯出一片天地。”

2019年,李贵苍瞅准商机,从银行贷款300万元,和朋友合伙开办了村里第一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敏锐的商业头脑,合作社迅速发展,李贵苍成了当地的养殖大户,加上曾经在广州打拼时结识的人脉关系,肉牛的销路更加广阔,高端肉牛存栏量很快达到500余头。

李贵苍发现,想要得到大客户的青睐,就必须要和村里更多的养殖户加强合作,“抱团取暖”才能共同致富。“客商采购都是集中到一个点,不可能分散到各家各户。我就联合农户汇总每个月的肉牛情况,集中销售,这就解决了小群体销售难的问题。”李贵苍说。

自2019年至今,李贵苍养殖的肉牛数量翻了5番,年收入近百万元。如今,他正在扩建牛棚,准备再多养200头肉牛,届时总数将达到700头。在他看来,“三农”领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将更多新想法与农业相结合,从而促进国内养殖业更加繁荣。

发挥委员作用 带动乡亲共富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贵苍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委员身份和企业责任,扶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增收。他经常说:“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李贵苍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弱势群体,吸纳有意愿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他为农户们提供代养代销服务,毫无保留地分享养殖经验,在技术、资金、销售等各个环节给予全力支持,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李贵苍成为肉牛养殖领域的专家,在他的带动下,肉牛养殖逐渐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022年,海原县出台肉牛补栏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然而,从外地购买优质母牛的高额运输成本让许多农户望而却步。李贵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果断决定带领部分农户前往内蒙古通辽采购母牛,并主动承担运输费用。这一暖心之举,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为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至今,李贵苍已为家乡养殖户从外地引进1000多头肉牛,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壮大。

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李贵苍始终是乡亲们最坚实的依靠。2022年,恶劣天气导致饲草料价格飙升,肉牛价格却持续下跌,养殖户们忧心忡忡。李贵苍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肉牛价格波动规律,分析市场行情,为大家提振信心。他还自掏腰包,为新购进基础母牛的农户每头提供200元的饲草救助,帮助大家渡过难关,成了曹洼乡9000余名养殖户的“主心骨”。

顺应市场变化 做优支柱产业

2024年10月,海原县海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云南西双版纳大龙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2亿元的肉牛供应合同,这一重大合作,为合作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李贵苍顺势而为,与曹洼乡全体养殖户签订肉牛订单养殖协议及赊销代养合同,有效解决了养殖户的销售之忧,缓解了资金压力,推动了当地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间接带动养殖户增收100余万元。

李贵苍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只为带领乡亲们走得更远。“带动家乡人致富,推动村级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站在新的起点上,李贵苍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在犊牛牛舍外,他轻轻抚摸着小牛的头,目光坚定而充满希望。夏日的暖阳洒在牛棚里,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梦想。

--> 2025-06-18 ——访“自治区劳动模范”、海原县政协委员李贵苍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2702.html 1 用汗水与执着谱写激昂的新时代“牧牛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