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单 瑞) “贺兰石工艺品是宁夏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品,其开发的砚台及文创产品成为宁夏之旅的购物标配,贺兰砚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宁夏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今年,农工党宁夏区委会提交《关于推动贺兰砚特色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提案》,从多角度积极建言。
提案介绍,贺兰砚制作技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传承历史,从历史、文化、艺术、商业等角度来看,贺兰砚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目前,贺兰砚发展存在的最大困境是原材料短缺,根据生态保护要求,贺兰石处于禁采状态,从事贺兰砚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出现了无料可用的局面,导致贺兰砚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风险。
提案建议,全面摸排精准测算贺兰石储量,对现有储量是否支持限量限期开采提出准确数据,为贺兰石保护性开采提供依据。在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上,对贺兰砚的传承发展作中长期规划,在确保贺兰砚制作技艺能够传承的前提下,优先保障贺兰砚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的使用需求,给予政策性保障和支持,可根据全区非遗传承人的级别和数量,核定贺兰石的年度使用量和开采量,科学实施贺兰石保护性开采。
提案还建议,要讲好贺兰砚故事,提升贺兰砚非遗制作技艺传播内容的故事性,大力挖掘贺兰砚项目、贺兰砚手工艺、贺兰砚产品、贺兰砚非遗传承人背后的精彩故事,构建故事化传播场景,通过简明生动的影像叙事提升用户的阅读兴趣。突出贺兰砚非遗制作技艺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充分运用VR、剪辑等新媒体技术,将贺兰砚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等以更具趣味性的表现形式和沉浸性的体验场景展现出来,以贴近现代大众审美情趣的方式融入观众日常生活。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带动贺兰砚实物、工艺品、文创产品的销售,打造贺兰砚产品消费“爆款”,助推贺兰砚特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贺兰砚非遗制作技艺短视频与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地方非遗旅游资源,推出具有鲜明贺兰砚特色的主题旅游短视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