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实习生 杨敏莀
宁夏平原,农耕历史悠久,得黄河灌溉之便利条件,土地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为生产特色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先决条件。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吴建全、阎伟宁、梁万荣提交相关提案,建议充分挖掘发挥我区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做好“土特产”文章,让“土特产”出圈又出彩,更好铺就乡村致富路。
让滩羊产业成为
宁夏叫得响的品牌
宁夏滩羊作为宁夏“六特”产业优品,在东南沿海城市等地拥有广泛消费群体的认可度与知名度。然而,在上海市场,众多地域品牌鱼目混珠,导致“宁夏滩羊”和“盐池滩羊”虽有销售,但占比不高,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吴建全在《关于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宁夏滩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提案》中建议,我区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宁夏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他表示,宁夏滩羊产业目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尚未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缺乏正式“身份证”,品牌推广与销售受限;受存量少、产业链条短、物流和人工成本高、企业融资难等因素制约,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对外宣传不足,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
提案建议,积极申报“宁夏滩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自治区有关部门应积极向国家申报“宁夏滩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赋予其正式身份,打造优质商品品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制定行业标准,促进共同发展。政府牵头或搭线成立宁夏滩羊协会,制定行业、团体标准,统一宣传口径、产品分类和价格。
引导龙头企业合作发展,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并购重组,扶持链主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水平。加大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政府加大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投入,为宁夏滩羊品质和经销商诚信背书,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可信度,举办“宁夏滩羊”“宁夏羊肉美食节”等活动,挖掘滩羊文化与美食文化,赋能产品价值。借助“一带一路”和“中马”经贸合作平台,拓展海外市场,助力乡村振兴与宁夏经济发展。
为农产品出港寻求贸易通道
宁夏农产品品类丰富且品质优良,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供港蔬菜等已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香港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双方合作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宁夏农产品在进军香港市场时,面临质量标准认证衔接不畅、物流成本高且时效难以保障、市场推广渠道有限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阎伟宁提交了《关于助力宁夏农产品顺畅销往香港的提案》,建议要打通宁港农产品贸易通道,提升宁夏农产品在香港的市场竞争力。建立标准对接协调机制,由宁夏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部门联合香港标准认证机构,搭建高质量标准对接平台,组织双方深度交流,针对香港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为宁夏企业提供精准解读与指导,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建立供港标准认证绿色通道,简化程序、缩短周期、补贴费用,提升宁夏农产品市场认可度。优化物流运输体系,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按运输量对物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协调航空公司、航运公司增加货运航线与班次。
提案建议,建设供港物流集散中心,整合仓储、冷链等功能,配备先进设备与信息化系统,实现全程冷链监控与智能化管理。强化市场推广合作,利用香港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推广活动,打开年轻消费群体市场。构建贸易信息共享平台,由宁夏商务厅牵头建立宁夏——香港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推送香港市场需求、价格动态、贸易政策法规变化等信息,助力企业调整策略。设立贸易咨询服务窗口,提供政策解读、通关指导、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降低贸易风险。
以直播电商带动农产品转型升级
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新兴电商形态,为农产品上行开辟了新路径。梁万荣提交了《关于直播电商赋能我区农产品上行的提案》,建议要推动直播电商与农产品深度融合,加快我区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
提案指出,我区直播电商赋能农产品上行仍面临诸多挑战。农产品受时令消费、非标品等因素制约,“最先一公里”的备货集货问题突出。另外,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大小、口感、品质不稳定;品牌化不足,优质品牌缺失,同质化竞争严重;附加值有限,初级农产品利润低,健康、文化等附加价值未充分挖掘。
提案建议,鼓励各市(县)结合特色农业,规划县域物流集散与城乡冷链体系,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特色农产品仓储批销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车间,培养本土农产品分级包装服务商,加强与直播电商合作,提高初级产品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加工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冷链物流资源下沉,通过差别化供地保障、电价补贴等机制,促进冷链在田头布局,持续推进“数字供销”示范区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学习培训,引导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参与培训,围绕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电商运营管理等重点内容开展学习,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