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近日,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新展“黄土是我的气质——‘厚土油画会’与宁夏当代油画作品展”开展,吸引众多美术爱好者和观众观展。展览由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主办。以“厚土油画会”为切入点,构建起三重叙事维度。第一部分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资料、代表作品以及场景复原,重现“厚土油画会”及其首次展览的历史原貌,让观众直观感受当时的艺术氛围与创作热情;第二部分聚焦艺术教育与个体发展脉络,深入剖析画会形成的原因,并追溯核心成员的艺术成长轨迹,揭示艺术传承与个人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将视野拓展至近40年来宁夏油画创作的全景,力求全面、真实地展现宁夏当代油画创作的多元风格与丰富成果。
展览空间设计遵循“考古现场”与“记忆剧场”的复合理念,3个展厅形成从历史发掘到当代阐释的认知递进。5号厅作为整个展览的起点,主要呈现“厚土新芽”这一部分内容,重点聚焦于“厚土油画会”历史事件的重现。展厅整体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细看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份文献,都是将现代艺术语言与西北地区的历史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探索,体现出艺术家对乡土的真挚情感。除“厚土油画会”成员的作品外,展览还汇聚了18位宁夏当代油画艺术家的32件(组)佳作。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年代,他们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宁夏当代油画的丰富景观,体现了宁夏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宁夏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
20世纪80年代,新艺术浪潮席卷全国,宁夏的青年艺术家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1985年,“厚土油画会”在宁夏诞生,这一青年艺术家团体于1986年在银川成功举办“厚土油画会十人展”。多年来,宁夏油画家以这片土地为灵感源泉,不断探索创新,塑造出独特的地域艺术气质。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为宁夏美术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
本次展览是宁夏艺术家在现代绘画探索道路上的集体亮相,他们运用现代性艺术语言,表达对个体命运与地域精神的关注,为宁夏美术界带来全新气息。本次作品展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更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承,为宁夏乃至全国的艺术发展提供新的思考与启示。策展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这段被尘封的艺术历史重见天日,为观众和艺术家提供新的思考与观察角度。为充分发挥展览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在展期内还将策划讲座、工作坊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公共教育及相关活动。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梳理,为宁夏美术发展提供全新的观察视角与思考维度,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在新时代美术馆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宁夏美术馆积极深化专业职能,通过构建学术研究体系激活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借助展览策划推动地域美术的创造性转化,依托典藏研究夯实美术史建构的学术根基,为区域文化生态的繁荣发展持续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