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4月21日,记者从宁夏统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10.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连续11个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季度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8项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六位。
据介绍,一季度,全区第二产业增加值547.22亿元,同比增长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成为拉动经济上行的核心引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较1月至2月加快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位。
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增加值增长11.5%,贡献率达67.4%。重点行业中,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等行业增速均超13%,其中纺织业以18.9%的增幅领跑。此外,能源保供持续发力,煤炭、石油石化行业分别增长10.4%和10.7%,为工业稳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扩内需政策成效显著,投资与消费“双引擎”动力充沛。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7%,增速居全国第五位。其中,电力、热力等领域投资增长96.4%,占全区投资比重超四成,成为重要支撑。
消费市场稳步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5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居全国第7位。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抢眼,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67.3%,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折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现,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装备制造业增长13.8%,均实现由负转正,且增速均高于工业整体水平。工业技改投资、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0.4%和54.6%,创新驱动特征明显。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新增市场主体2.59万户,同比增长3.5%,总量突破84万户,企业占比持续提升。
一季度,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6%,教育、社保、医疗等领域支出增幅均超10%。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9.1%和50.0%。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2元,增长6.0%,增速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6.7%,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优良比例达90%。
宁夏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下一步,全区将聚焦产业协同、项目落地、消费提振等领域持续发力,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全年经济增长5.5%左右的目标提供更强支撑。